1.简答题- (共2题)
1.
化学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
(1)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
③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
(2)下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一个丁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②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目比为___。
(1)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
③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
(2)下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一个丁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②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目比为___。
2.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3)要使饱和的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4)40℃时,___(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
(5)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3)要使饱和的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4)40℃时,___(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
(5)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
2.计算题- (共1题)
3.流程题- (共1题)
4.
将海水进行处理后获得精盐水.海水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其处理的主要流程如下:

(1)加入过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Na2CO3与BaCl2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填名称)
(3)操作Ⅱ的名称是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4)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
(5)沉淀的成分有(填化学式)___、___、___、___

(1)加入过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Na2CO3与BaCl2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填名称)
(3)操作Ⅱ的名称是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4)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
(5)沉淀的成分有(填化学式)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中和反应,取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无明显现象。为验证中和反应确实能够发生,他们将烧杯中溶液分成三份,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以下实验。观察到甲中为红色,乙中无明显现象,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个实验中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反应的是___。
(2)经分析,烧杯中的反应发生后,溶液中溶质成分为___。
(3)实验后,甲、乙、丙同学将三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静止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
(4)同学们又对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滤液中溶质成分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有以下四种情况:
猜想一:只有硫酸钠
猜想二:____
猜想三:___
猜想四:只有氯化钡。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哪一种正确,同学们进行实验继续探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请完成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

(1)甲、乙、丙三个实验中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反应的是___。
(2)经分析,烧杯中的反应发生后,溶液中溶质成分为___。
(3)实验后,甲、乙、丙同学将三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静止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
(4)同学们又对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滤液中溶质成分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有以下四种情况:
猜想一:只有硫酸钠
猜想二:____
猜想三:___
猜想四:只有氯化钡。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哪一种正确,同学们进行实验继续探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请完成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__再滴加氯化钡溶液。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一正确 |
5.单选题- (共9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微粒 |
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
C.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
D.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
10.
ZPT常用作洗发液的主要去屑因子,分子式为C10H8N2O2S2Zn,ZPT不溶于水、无异味,具有极强的杀灭真菌作用.下列关于ZPT说法正确的是( )
A.ZPT中有25个原子 | B.ZPT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4:1 |
C.ZPT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 D.不溶于水、无异味属于物理性质 |
11.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
A.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 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
D.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一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A.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 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
D.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一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
B.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
D.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
6.填空题- (共4题)
15.
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的漂洗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便可得到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分解反应:_____化合反应:_____,复分解反应:____。
16.
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
(3)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___;(4)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
(5)葡萄糖___;(6)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碱___。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
(3)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___;(4)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
(5)葡萄糖___;(6)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碱___。
17.
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某同学的妈妈在家里包饺子所用的原料有:面粉、水、牛肉、芹菜、青椒、食盐、植物油等,其中芹菜、青椒富含的营养素是___。
(2)煮饺子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检验。
(3)饺子煮熟后渗出的油渍在锅内,可用洗洁精洗掉,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作用。
(4)王明同学到了傍晚时就看不见东西,患了夜盲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他的体内缺乏维生素___;吕静同学近期感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医生说她患了贫血病,此时她应该多补充蛋白质和含___丰富的无机盐。
(1)某同学的妈妈在家里包饺子所用的原料有:面粉、水、牛肉、芹菜、青椒、食盐、植物油等,其中芹菜、青椒富含的营养素是___。
(2)煮饺子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检验。
(3)饺子煮熟后渗出的油渍在锅内,可用洗洁精洗掉,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作用。
(4)王明同学到了傍晚时就看不见东西,患了夜盲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他的体内缺乏维生素___;吕静同学近期感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医生说她患了贫血病,此时她应该多补充蛋白质和含___丰富的无机盐。
18.
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填写实验步骤以及步骤中的问题: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___g,水为___g.
(2)___: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左盘
(3)___: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
(4)溶解:若称量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___g,水为___g.
(2)___: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左盘
(3)___: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
(4)溶解:若称量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