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实验次数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 10 | 7.5 |
2 | 10 | 5.0 |
3 | 10 | 3.2 |
4 | 10 | a |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1)青素的蒿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青蒿素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152g青蒿素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A.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的主要成分______,B的主要成分______,X______,Y______.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3.单选题- (共16题)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 乙是反应物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 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A.洁净的空气、牛奶、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 |
B.烧碱、纯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
C.氧化铜、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 |
D.碳酸氢钠、氯化铁、氢氧化钠均属于盐 |
A.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B.50mL 水与 50mL 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 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
C.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
D.氧气和氮气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同 |
A.滤渣中一定有Zn,可能有Ag |
B.滤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Zn |
C.滤液中只有Zn(NO3)2 |
D.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Cu(NO3)2 |
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 | 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 |
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 | 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

A. t℃时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B. 向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C. 实验室用KClO3与MnO2共热制O2
D. 向盛有HNO3和Cu(NO3)2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4.选择题- (共1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的灵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如果理智、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就造成了灵魂的不正义。这实际上肯定了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不健康。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当自我能妥善协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人性处于和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乃至外界的时候,自我就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当本我主要受到超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就可能是善的。这样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这实际上同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
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任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以及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认识,但有一点相同,这就是都肯定了人性一元论,并不认为人性善恶并举。另如告子所谓“性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则对人性并不十分在意。在主张“齐物论”的道家美学看来,既然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平等不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同样具有人性一元论的特点。所以,中国智慧美学虽然对人性有多种阐释,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更不强调人性的分裂与冲突,而是在很大程上主张了人性一元论。
综观前人论述,我们发现即使人性有善与不善论,这种差异也只是一种本性差异,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强调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及所导致的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归之于人性一元论范畴。这才是中国智慧美学关于人性乃至人与自我关系的最精确阐述。
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并不是无视人性之善与恶矛盾对立的存在,只是并 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夸大这种矛盾对立,将矛盾对立作为人性的基本特质,而是主张这种善与恶的分别只是人们后天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类原始本性的实质。
(摘编自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论要》,有删改)
5.填空题- (共5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P点的意义是______。
(2)t2℃时,向 30g 甲物质中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将其升高到 t3℃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______。
(3)t4℃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4)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常用的提纯方法是______。
(5)将 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1)煤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序号)。
①乙醇(C2H5OH) ②甲醇(CH3OH) ③尿素[CO(NH2)2]
6.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