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昌县杨溪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73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0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溶液1mL~2mL,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震荡
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____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2.计算题(共2题)

2.
60℃时将36g硝酸钾溶于204g水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g。
3.
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500克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____克;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18%的氯化钠溶液____克;需水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共19题)

4.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此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
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6.
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今年某市将原来的垃圾桶撤换成分类型垃圾收集箱。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旧电池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
A.金属Metal
B.有害垃圾Harmfulwaste
C.可燃垃圾combustible
D.玻璃Glass
7.
下列有关回收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可以节约能源
C.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可以防止金属锈蚀
8.
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Cl2===XCl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 Y 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 > Z > YB.Z> Y > XC.Y > Z > XD.X > Y > Z
9.
向一定量的NaOH、Na2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以下图像正确的是(图像中V表示体积,m表示质量,ω表示质量分数)(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含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多
11.
下列4个图像分别表示下列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C.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D.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
12.
要配制100g 5%的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试管、玻璃棒
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13.
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不和熟石灰混合施用是为了防止氮元素的损失
B.热水器安装烟囱是为了防止CO2中毒
C.使用无铅汽油以减少铅物质的排放
D.开发利用新能源以减缓能源危机
14.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盐酸除铁锈
B.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钙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纯碱除油污
15.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苹果汁:2.9~3.3B.葡萄汁:3.5~4.5
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16.
某同学用pH试纸测日常生活 中一些液体的pH值,他的实验记录一定错误的是
A.纯碱溶液的pH=11B.食醋的pH=8
C.肥皂水pH=10D.酸梅汁pH=4
17.
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B.为增强肥效,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通过闻气味的方法,不能将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区别开来
18.
根据一年来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粮食,发霉的大米清洗后继续煮熟食用
B.塑料垃圾用燃烧的方法进行处理
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D.发现燃气泄漏时,既不能开灯检查,也不能打开排气扇换气
19.
下列材料分类错误的是(  )
A.氮化硼陶瓷——有机高分子
B.储氢材料镧镍合金——金属材料
C.机动车轮胎——复合材料
D.普通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
20.
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一和二,可以探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二和三,可以探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一和二,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二和三,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21.
为了初步确定某种铁矿石的种类,取该铁矿石用盐酸溶解,有气体放出,这种铁矿石的名称是(  )
A.磁铁矿
B.赤铁矿
C.菱铁矿
D.大理石
22.
实验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现将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
A.245g
B.195g
C.100g
D.50g

4.选择题(共8题)

23.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24.Gina is now in Beijing, {#blank#}1{#/blank#} (中国).
2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多雨的江南

江南多雨——呵!我多雨的江南

多雨的江南的雨

是无声的极细极细的雨

多雨的江南的雨

是不知不觉便湿了窗棂和花裙的雨

多雨的江南有泥泞的小路

有叼鱼郎掠过时滚动着水珠的团荷

有散发着温热气息的水牛粗糙的皮肤

有湿润的故作愁态的紫丁香和野百合

有带点儿哑声的小花狗亲昵的嗓音

有不肯上升而四处弥漫的柴草淡蓝色的烟气

有平静的游鱼吐出一圈圈的泡沫的池水

哦,多雨的江南有恬静的积雨云般的思绪

多雨的江南有好多好多湿漉漉的记忆

有采莲船摇荡的记忆

有地米菜清苦的记忆

有桃花溪中洗衣的姐妹悄声说话的记忆

有杨柳岸边忧愁惜别的记忆

有河面上雨丝编织着火把和吆喝的记忆

有纸伞斜撑跋涉于泥泞的记忆

多雨的江南的记忆像山葡萄一样繁多

多雨的江南的记忆像山葡萄一样酸涩而又甘甜

江南是多雨的——我的多雨的江南

多雨的江南的土地有好多好多的种子

多雨的江南的雨总在细细密密地同种子议论着

萌发的机缘……

26.The keys are near the phone.

27.The keys are near the phone.

28.I use to _______ to the park at the weekends.
29.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3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5.填空题(共4题)

31.
下列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属于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32.
近年来,因建设“PX”项目而引发的争议时有发生,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化纤织物到食品包装,从医疗设备到家用电器,都要用到它的合成产物.PX的化学名称为对二甲苯,它是一种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酒精.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二甲苯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试根据分子模型写出对二甲苯的化学式 

(2)计算对二甲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PX项目之所以会引发各种争议,源于人们对它认识的局限性.结合题干信息,在下列各种观点中,选出你认同的一种观点   (选填字母).
A.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该大力发展PX项目
B.在环保评估可行且监管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发展PX项目
C.化工项目一定会产生污染,应该禁止PX项目
33.
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填“食醋”或“食盐水”)。

6.实验题(共3题)

35.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36.
2004年2月中旬,福州市茶亭街东西河下游七公里长的内河,河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小亮闻讯后,取回水样与同学们一起探究。
(1)观察水质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不需要用到以下仪器中的_____(用序号表示);
A 漏斗  B 烧杯  C 玻璃棒  D 铁架台   E 酒精灯
(2)取过滤后的水样,用两种方法检验该水样是否呈酸性,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_____。
请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_____

(3)面对内河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对排入内河的污水预先进行处理;②将闽江水引入,把内河的污水及污泥冲走,使死水变活;③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物酶技术治理内河。以上建议中你不同意的是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
37.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査阅资料)
①NaN3受撞击会生成Na、N2
②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NH3
(问题探究)
(1)汽车受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罝: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行,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②小明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装罝Ⅱ,请分析:装置Ⅱ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根据装置Ⅱ,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
a.称量装置D
b.称量样品,检査装置气密性
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
d.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琉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
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可重复)
④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至少需要测定___________个数据.(填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