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2题)
1.
为减少燃煤电厂烟气中CO2的排放,可采用喷氨法,同时产出NH4HCO3肥料。 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氨水箱和烟气吸收塔中发生的总反应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
(2)用该方法吸收22 t CO2后,理论上最多能产出NH4HCO3_________t。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原料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净化气中CO2的含量低于烟气
C 经分离器得到的NH4HCO3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1)氨水箱和烟气吸收塔中发生的总反应为

(2)用该方法吸收22 t CO2后,理论上最多能产出NH4HCO3_________t。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原料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净化气中CO2的含量低于烟气
C 经分离器得到的NH4HCO3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2.
碳酸钡(BaC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 产光学玻璃、颜料、陶瓷、油漆等。其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

(1)分离装置中所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
(2)反应装置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加入的物质X为_________。

(1)分离装置中所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
(2)反应装置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加入的物质X为_________。
2.科普阅读题- (共1题)
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自然界中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0多种,植物中的花青素主要包括飞燕草、矢车菊、矮牵牛、天竺葵、芍药、锦葵色素等6种。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花青素有关。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会随着植物液泡中pH的不同而变化。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性,能够与多种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反应,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损伤。例如,蓝莓中的花青素是迄今发现的最高效的抗氧化剂, 它的抗氧化性比维生素E高出50倍, 比维生素C高出20倍。由于花青素的营养和药理作用, 其保健功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研究人员选取部分植物对上述6种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植物中的花青素含量(mg/kg)
* ND表示在该植物中未检出该类花青素。
由于花青素本身性质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温度和光照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高温和光照会加快花青素降解的速率;科研人员还研究了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因此,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注意调控上述因素,维持并提高花青素稳定性是花青素类产品开发的关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矢车菊色素(C15H11O6)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2)文中提到花青素的化学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
(3)根据表1,若要补充花青素,首选的食物是_________。
(4)由图1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
A 花青素有可能用于制作酸碱指示剂
B 菊花不适合提取花青素
C 富含花青素的食品尽量避光、避免高温保存
D 只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才具有抗氧化性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自然界中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0多种,植物中的花青素主要包括飞燕草、矢车菊、矮牵牛、天竺葵、芍药、锦葵色素等6种。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花青素有关。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会随着植物液泡中pH的不同而变化。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性,能够与多种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反应,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损伤。例如,蓝莓中的花青素是迄今发现的最高效的抗氧化剂, 它的抗氧化性比维生素E高出50倍, 比维生素C高出20倍。由于花青素的营养和药理作用, 其保健功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研究人员选取部分植物对上述6种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植物中的花青素含量(mg/kg)
样品名称 | 飞燕草色素 | 矢车菊色素 | 矮牵牛色素 | 天竺葵色素 | 芍药色素 | 锦葵色素 |
紫薯 | ND | 134 | ND | ND | 428 | ND |
蓝莓 | 230 | 1025 | 1113 | ND | 216 | 1000 |
黑葡萄 | 47 | 313 | 233 | ND | 155 | 466 |
黑桑葚 | ND | 1015 | ND | 21 | ND | ND |
菊花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ND表示在该植物中未检出该类花青素。
由于花青素本身性质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温度和光照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高温和光照会加快花青素降解的速率;科研人员还研究了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因此,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注意调控上述因素,维持并提高花青素稳定性是花青素类产品开发的关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矢车菊色素(C15H11O6)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2)文中提到花青素的化学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
(3)根据表1,若要补充花青素,首选的食物是_________。
(4)由图1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
A 花青素有可能用于制作酸碱指示剂
B 菊花不适合提取花青素
C 富含花青素的食品尽量避光、避免高温保存
D 只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才具有抗氧化性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兴趣小组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发现反应开始时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为黄色,一段时间后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Cl3的溶液呈黄色
甲同学认为生成的FeCl3可能与试管中的物质继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1-1的目的是_________。
(3)综合分析实验1,溶液从黄色变浅绿色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乙同学用生锈程度相同的锈铁钉、5mL盐酸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因素。
(4)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与________有关。
(5)2-2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可能的原因为______。
(6)基于上述实验推测,下列关于工业用盐酸除铁锈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序号)。
A 除铁锈时,所用盐酸的浓度越大越好
B 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FeCl3对铁也有腐蚀作用
C 用盐酸除锈时,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时间

(查阅资料)FeCl3的溶液呈黄色
甲同学认为生成的FeCl3可能与试管中的物质继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1-1 | 实验1-2 | 实验1-3 |
实验操作 | ![]() | ![]() | ![]() |
实验现象 | 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始终为黄色 | 长时间放置,溶液逐渐从黄色变浅绿色 | 长时间放置,产生红褐色沉淀 |
(1)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1-1的目的是_________。
(3)综合分析实验1,溶液从黄色变浅绿色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乙同学用生锈程度相同的锈铁钉、5mL盐酸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因素。
实验编号 | 所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
反应开始时 | 24h后 | ||
2-1 | 铁锈和2%盐酸 | 铁锈、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 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 |
2-2 | 生锈铁钉和2%盐酸 | 生锈铁钉、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 铁锈消失,溶液变浅绿色 |
2-3 | 生锈铁钉和6%盐酸 | 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浅黄色 | 溶液变为浅绿色 |
2-4 | 生锈铁钉和10%盐酸 | 铁钉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很快由无色变黄色 | 溶液变为浅绿色 |
(4)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与________有关。
(5)2-2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可能的原因为______。
(6)基于上述实验推测,下列关于工业用盐酸除铁锈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序号)。
A 除铁锈时,所用盐酸的浓度越大越好
B 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FeCl3对铁也有腐蚀作用
C 用盐酸除锈时,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时间
4.单选题- (共9题)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CO2是否集满 | 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
B |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 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水,拧紧瓶盖并振荡 |
C | 证明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 | 向氢氧化钠稀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 |
D | 比较Cu与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Cu片放入AgNO3溶液中 |
A.A | B.B | C.C | D.D |
11.
如下图所示进行电解水实验并检验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H2 |
B.试管2中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
C.试管1和2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 |
D.该实验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
12.
依据下列实验和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向100 g水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小题1】在通常情况下,下列溶液中一般得不到饱和溶液的是
【小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向100 g水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资料:A的溶解度 | |||
温度/℃ | 20 | 30 | 40 |
溶解度/g | 37.2 | 41.4 | 45.8 |
【小题1】在通常情况下,下列溶液中一般得不到饱和溶液的是
A.硝酸钾溶液 | B.二氧化碳溶液 | C.酒精溶液 | D.氯化钠溶液 |
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
B.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
C.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
D.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5.填空题- (共3题)
14.
火折子堪称古代“打火机”。简易的火折子是将纸卷点燃后,使其半灭(仅剩火星),装入竹筒中保存。需要点火时打开竹筒盖,向其中吹气,使纸复燃。
(1)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吹气可以使纸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火折子中含有火硝(KNO3),受热后可分解为氧气和亚硝酸钾(K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吹气可以使纸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火折子中含有火硝(KNO3),受热后可分解为氧气和亚硝酸钾(K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6.
2020年东京奥运会计划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金、银、铜来制作奖牌,现已收集到30kg黄金、4.1t白银和2.7t铜。
(1)下列性质中,与金、银、铜可用于制作奖牌无关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有金属光泽 B 导电性好 C 化学性质较稳定
(2)用酸浸泡可将废旧电子设备中的铝、铁等金属除去,过滤可得到金、银、铜。请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
(1)下列性质中,与金、银、铜可用于制作奖牌无关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有金属光泽 B 导电性好 C 化学性质较稳定
(2)用酸浸泡可将废旧电子设备中的铝、铁等金属除去,过滤可得到金、银、铜。请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
6.实验题- (共5题)
17.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若反应后收集到的固体质量恰好等于原镁带质量,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据此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若反应后收集到的固体质量恰好等于原镁带质量,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据此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8.
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果如图乙所示。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0.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开始通气时 ④变红,通气一段时间后①变红,②③始终不变色。

(1)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________。
(2)①也能变红,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1)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________。
(2)①也能变红,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