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H2O2在工业生产中做有机碳脱除剂,在将有机碳转化为CO2的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其他条件相同时,研究温度对有机碳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分析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分析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科普阅读题- (共1题)
3.
2016年1月1日,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简称AQI)正式实施,该标准严格规定了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PM2.5、O3(臭氧)和CO六类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具体限制数值如下表:
为更好地治理大气环境,环保部门积极研究污染物变化特点,寻找变化规律,总结污染物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北京结合当地城市特点、污染物变化和季节气候特点,采取多项整治措施。对燃煤锅炉的能源进行改造,对平房进行“煤改电”改造、采取限行措施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得北京这样的北方超大型城市,在冬季供暖时节的污染物浓度得到有效控制。表2为2015-2018年第一季度,北京部分污染物平均浓度变化情况。
依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污染物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
(2)依据臭氧污染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推测,影响臭氧污染发生的因素可能有____(至少答一点)。
(3)SO2形成酸雨过程如下图所示,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

(4)经过综合治理,北京地区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是______。
(5)除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的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有_____(答一条即可)。
污染物项目 | PM2.5 | PM10 | SO2 | NO2 | CO | O3 | |
浓度限值 | 一级 | 35 | 40 | 20 | 40 | 4 | 100 |
二级 | 75 | 70 | 60 | 40 | 4 | 160 | |
单位 | µg/m3 | mg/ m3 | µg/m3 |
为更好地治理大气环境,环保部门积极研究污染物变化特点,寻找变化规律,总结污染物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北京结合当地城市特点、污染物变化和季节气候特点,采取多项整治措施。对燃煤锅炉的能源进行改造,对平房进行“煤改电”改造、采取限行措施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得北京这样的北方超大型城市,在冬季供暖时节的污染物浓度得到有效控制。表2为2015-2018年第一季度,北京部分污染物平均浓度变化情况。
依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污染物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
(2)依据臭氧污染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推测,影响臭氧污染发生的因素可能有____(至少答一点)。
(3)SO2形成酸雨过程如下图所示,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

(4)经过综合治理,北京地区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是______。
(5)除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的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有_____(答一条即可)。
3.选择题组- (共1题)
4.
按下表所示溶解氯化钾。结合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图),回答以下小题。

【小题1】①~④所得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①~④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
![]()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水的质量/g | 50 | 100 | 100 | 100 | |
固体的质量/g | 30 | 30 | 40 | 50 | |
温度/oC | 20 | 30 | 30 | 40 |

【小题1】①~④所得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溶质质量:①<③ | B.溶液质量:②<④ |
C.溶质质量分数②最小 | D.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食品包装中常有一小包干燥剂(或双吸剂),课外小组的同学对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生活中的干燥剂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
(2)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和浓硫酸做干燥剂。生活中很少浓硫酸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至少写出一点)。
(进行实验)同学们进行了下列两组探究活动:
探究I:探究几种干燥剂的干燥效率:分别取下列干燥剂各15g平铺在培养皿底部,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探究II:比较几种干燥剂的干燥能力。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解释与结论)
(1)探究I中,还必须控制的变量是_____。该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探究II中,比较几种干燥剂干燥能力强弱的依据是____。
(3)10克氯化钙最大吸水量是12 克,吸水后,形成氯化钙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反思与评价)探究II的设计存在的问题是_____。
查阅资料: (1)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
种类 | 生石灰 | 硅胶 | 氯化钙 | 蒙脱石 |
特点 | 无毒、无味 | |||
白色块状或粉末,有腐蚀性 | 透明多孔颗粒 | 白色多孔块状、粒状或蜂窝状固体 | 纯天然原料膨润土制作成的小颗粒 |
(2)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和浓硫酸做干燥剂。生活中很少浓硫酸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至少写出一点)。
(进行实验)同学们进行了下列两组探究活动:
探究I:探究几种干燥剂的干燥效率:分别取下列干燥剂各15g平铺在培养皿底部,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干燥剂种类 | 硅胶 | 氯化钙 | 蒙脱石 | |
干燥时间/秒 | 3602 | 1238 | 2810 |
探究II:比较几种干燥剂的干燥能力。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干燥剂种类 | 浓硫酸 | 生石灰 | CaCl2 | |
干燥剂质量/g | 10 | 10 | 10 | |
最大增重量/g | 10.3 | 17 | 12 |
(解释与结论)
(1)探究I中,还必须控制的变量是_____。该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探究II中,比较几种干燥剂干燥能力强弱的依据是____。
(3)10克氯化钙最大吸水量是12 克,吸水后,形成氯化钙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反思与评价)探究II的设计存在的问题是_____。
5.流程题- (共1题)
6.
乙炔(C2H2)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以电石(CaC2)为原料制取乙炔,并对电石渣综合处理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器能除去Al2O3、Fe2O3等杂质,它们属于______(填物质类别)。
(2)煅烧炉内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3)研究煅烧炉内氧化钙含量的变化有下图所示的结果,如果你是工作人员,你对煅烧条件的把控是_____。


(4)乙炔发生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该生产过程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你给尾气处理的建议是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器能除去Al2O3、Fe2O3等杂质,它们属于______(填物质类别)。
(2)煅烧炉内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3)研究煅烧炉内氧化钙含量的变化有下图所示的结果,如果你是工作人员,你对煅烧条件的把控是_____。


(4)乙炔发生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该生产过程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你给尾气处理的建议是_____。
6.单选题- (共10题)
7.填空题- (共2题)
17.
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CO2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捕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工业上以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尿素中含有______种元素,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
(1)CO2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捕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工业上以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尿素中含有______种元素,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
8.实验题- (共4题)
21.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检验试管2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2)乙实验可用于探究金属具有导热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还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甲实验中检验试管2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2)乙实验可用于探究金属具有导热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还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普阅读题:(1道)
选择题组:(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