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固体,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8%的滤液100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求氢氧化钙溶液的质量________。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求氢氧化钙溶液的质量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某水垢由CaCO3、Mg(OH)2、MgCO3三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中各个成分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已知:各试剂均足量,CaCO3、Mg(OH)2、MgCO3三中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都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步骤如下:
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40g的水垢放入甲装置,通入N2,然后连接甲、乙、丙、丁;
II.点燃酒精喷灯,至不再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测得乙、丙装置质量分别增加3.6g和13.2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a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乙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步骤一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该水垢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5)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反应结束后,甲中固体成分为两种
B 若没有丁装置,会导致测得的CaCO3质量偏大
C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MgCO3的质量分数为21%
D 若步骤二后,没有继续通入N2,会导致测得的Mg(OH)2质量偏小

实验步骤如下:
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40g的水垢放入甲装置,通入N2,然后连接甲、乙、丙、丁;
II.点燃酒精喷灯,至不再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测得乙、丙装置质量分别增加3.6g和13.2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a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乙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步骤一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该水垢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5)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反应结束后,甲中固体成分为两种
B 若没有丁装置,会导致测得的CaCO3质量偏大
C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MgCO3的质量分数为21%
D 若步骤二后,没有继续通入N2,会导致测得的Mg(OH)2质量偏小
3.推断题- (共1题)
3.
某固体粉末由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现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C的pH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7。
(2)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3)沉淀A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溶液E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C的pH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7。
(2)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3)沉淀A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溶液E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8题)
6.
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有关次氯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属于酸 |
B.次氯酸钠中钠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C.次氯酸钠由一个钠原子、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D.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
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改变
②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③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④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⑤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并不是所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①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改变
②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③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④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⑤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并不是所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2 | B.3 | C.4 | D.5 |
9.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
B.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
C.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
D.将稀盐酸换为稀硫酸,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
10.
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过滤P点时的混合物,向滤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的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点时,所得沉淀质量为14.35g |
B.M点时,上层溶液中溶质有两种 |
C.O点和P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种类相同 |
D.R到M点过程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 |
11.
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 |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
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
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
5.填空题- (共2题)
12.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做的兴趣小实验,玻璃杯中盛放有一定量的鸡蛋壳(含有碳酸钙),放入一支燃着的蜡烛,再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碳酸钙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倒入稀盐酸后,观察到产生气泡,燃着的蜡烛________。
(3)该实验产生的气体是______,由此可知该气体的一种用途为_____。

(1)请画出碳酸钙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倒入稀盐酸后,观察到产生气泡,燃着的蜡烛________。
(3)该实验产生的气体是______,由此可知该气体的一种用途为_____。
13.
氯化钠(NaCl) 和硝酸钾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20℃时甲乙两个烧杯中各有100g水,分别都加入质量为m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

(1)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
(2)甲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常温下配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若将甲、乙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到40℃,所得溶液均不饱和
B 若将甲、乙烧杯中的溶液都降温到10℃,可能都会有固体析出
C 若向甲中加入20g水,则甲中的溶液一定变为不饱和
D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温度(℃) | 1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 度/g | KNO3 | 20.9 | 31.6 | 63.9 | 110 | 169 |
NaCl | 35.8 | 36 | 36.6 | 37.3 | 38.4 |

(1)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
(2)甲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常温下配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若将甲、乙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到40℃,所得溶液均不饱和
B 若将甲、乙烧杯中的溶液都降温到10℃,可能都会有固体析出
C 若向甲中加入20g水,则甲中的溶液一定变为不饱和
D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