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请你参与以下2个实验探究活动并回答其中的问题。
Ⅰ SO2和Cl2均能将湿润的有色物质漂白成无色物质。某兴起小组为验证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方案(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1)如下图所示,通入干燥的Cl2后,同学们发现甲中红色布条不褪色,乙中红色布条褪色了,此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该实验中发生了“Cl2+H2O=HCl+HClO”反应,若要说明HClO具有漂白性,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将乙中的布条取出烘干,发现未变为原来的红色,说明HClO漂白性是_______(填“可恢复的”或“不可恢复的”)。

(2)如图丙所示,向品红溶液中通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试液又变为红色,说明SO2漂白的反应原理与Cl2漂白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
(3)如图丁所示,将干燥的Cl2和SO2按分子数之比1:1混合,通入石蕊试液中,发现石蕊试液变红,却不褪色。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作出解释(已知:生成物中氯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6价):__________。
Ⅱ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其原理是利用Fe2+和H2O2的反应产生能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成分,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实验温度恒定在25℃或者40℃(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2)实验①、②表明温度的升高,降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实验发现,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请从 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物降解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 SO2和Cl2均能将湿润的有色物质漂白成无色物质。某兴起小组为验证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方案(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1)如下图所示,通入干燥的Cl2后,同学们发现甲中红色布条不褪色,乙中红色布条褪色了,此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该实验中发生了“Cl2+H2O=HCl+HClO”反应,若要说明HClO具有漂白性,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将乙中的布条取出烘干,发现未变为原来的红色,说明HClO漂白性是_______(填“可恢复的”或“不可恢复的”)。

(2)如图丙所示,向品红溶液中通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试液又变为红色,说明SO2漂白的反应原理与Cl2漂白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
(3)如图丁所示,将干燥的Cl2和SO2按分子数之比1:1混合,通入石蕊试液中,发现石蕊试液变红,却不褪色。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作出解释(已知:生成物中氯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6价):__________。
Ⅱ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其原理是利用Fe2+和H2O2的反应产生能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成分,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实验温度恒定在25℃或者40℃(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 | 实验目的 | 温度 ℃ | pH | 浓度/(mg•L-1) | |
H2O2 | Fe2+ | ||||
① | 为②③提供参照 | 25 | 3 | 204 | 16.8 |
② |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 ___ | ___ | 204 | 16.8 |
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 10 | 204 | 16.8 |
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2)实验①、②表明温度的升高,降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实验发现,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请从 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物降解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煤燃烧后的煤灰粉末(主要含氧化铝、二氧化硅等物质)可制备碱式硫酸铝[Al2(OH)6-2X(SO4)X]溶液,并进行烟气脱硫的探究,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二氧化硅难溶于水和酸,也不与其发生反应。H2SO3受热易分解,其酸性弱于H2SO4;H2SO4受热不易分解。
(I)Al2(OH)6-2X(SO4)X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溶解”时,先将煤灰粉末倒入烧杯中,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主要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操作a、b的名称为________,沉淀物Ⅰ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不断加入CaCO3粉末使溶液的pH升高到3.6,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使Al2(SO4)3转化为Al2(OH)6-2X(SO4)X。
(5)流程中,“热分解"时溶液中的部分H2SO3会被氧化为H2SO4,则完全“热分解”放出的SO2量总是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吸收的SO2量,“热分解"后循环利用的溶液pH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吸收SO2之前的溶液

资料:二氧化硅难溶于水和酸,也不与其发生反应。H2SO3受热易分解,其酸性弱于H2SO4;H2SO4受热不易分解。
(I)Al2(OH)6-2X(SO4)X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溶解”时,先将煤灰粉末倒入烧杯中,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主要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操作a、b的名称为________,沉淀物Ⅰ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不断加入CaCO3粉末使溶液的pH升高到3.6,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使Al2(SO4)3转化为Al2(OH)6-2X(SO4)X。
(5)流程中,“热分解"时溶液中的部分H2SO3会被氧化为H2SO4,则完全“热分解”放出的SO2量总是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吸收的SO2量,“热分解"后循环利用的溶液pH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吸收SO2之前的溶液
3.简答题- (共1题)
3.
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处处充满着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牛奶 B 大米 C 蔬菜 D 食盐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它是人体必需的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身体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填“骨质硫松”或 “贫血”)。
(3)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玻璃钢电缆桥架 B 棉布围裙 C 塑料保鲜袋 D 蚕丝被芯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功能
(5)生产修正液需要用到钛白粉(TiO2)、工业上制取TiO2的方法是:7Cl2+3C+2FeTiO3(钛酸亚铁)==2X+2FeCl3+3CO2。请写出钛酸根离子化学符号:____________。
(6)氮氧化物(NOx)等气体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装有Pd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

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有____________。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牛奶 B 大米 C 蔬菜 D 食盐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它是人体必需的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身体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填“骨质硫松”或 “贫血”)。
(3)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玻璃钢电缆桥架 B 棉布围裙 C 塑料保鲜袋 D 蚕丝被芯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功能
(5)生产修正液需要用到钛白粉(TiO2)、工业上制取TiO2的方法是:7Cl2+3C+2FeTiO3(钛酸亚铁)==2X+2FeCl3+3CO2。请写出钛酸根离子化学符号:____________。
(6)氮氧化物(NOx)等气体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装有Pd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

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有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4.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完全烧生成2.2gCO2和0.9gH2O;另取9.2g该有机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3.2gO2。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2O2 | B.有机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1.4% |
C.有机物中H、C、O的质量比为1:6:16 | D.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中有机物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
8.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灭火 |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
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生活燃料 | D.氨水(弱碱)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9.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图1装置除去CO中的CO2,回收CO | B.用图2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 |
C.用图3装置除去氧化铜样品中的铜粉 | D.用图4鉴别NH4NO3、CuSO4和NaCl 三种白色粉末 |
11.
如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正确的是


A.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
B.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20% |
C.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g |
D.t1℃时,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5.选择题- (共1题)
6.多选题- (共1题)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指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主要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aO(石灰石) | ------- | 高温煅烧至不再产生气体 |
B | Cu(Zn) | 稀硫酸 | 加入过量稀硫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
C | O2(N2) | 红磷 | 在混合气体中点燃红磷 |
D | NH4Cl溶液(MgCl2溶液) | NaOH溶液 | 加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 |
A.A | B.B | C.C | D.D |
7.填空题- (共1题)
15.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1)下图是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④对应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它与粒子②所构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_(填化学式):若粒子③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的值为___________。

(2)如图中铜是由________(填粒子名称)构成的,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1)下图是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④对应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它与粒子②所构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_(填化学式):若粒子③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的值为___________。

(2)如图中铜是由________(填粒子名称)构成的,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16.
实验室里用64g浓度为12.5%的NaOH溶液和适量CO2气体反应制备纯Na2CO3(已知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极易生成 NaHCO3,且无明显现象)。于是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
①将64 g NaOH溶液等分成两份,分别是放在烧杯A、B中
②向A中通入过量CO2气体
③将A、B两烧杯中的液休混合后蒸干、灼烧。
(1)NaHCO3,属于__(填“酸”、“碱”或“盐”)。
(2)以上方法,步骤②中的方程式为:________:步骤③中的方程式为: NaOH+NaHCO3=Na2CO3+H2O。
(3)若直接向64 g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再将溶液蒸干、灼烧,也能制得与卢同学等质量的纯Na2CO3。与卢同学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何不足:_________。
(4)卢同学制得了多少质量的纯Na2CO3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①将64 g NaOH溶液等分成两份,分别是放在烧杯A、B中
②向A中通入过量CO2气体
③将A、B两烧杯中的液休混合后蒸干、灼烧。
(1)NaHCO3,属于__(填“酸”、“碱”或“盐”)。
(2)以上方法,步骤②中的方程式为:________:步骤③中的方程式为: NaOH+NaHCO3=Na2CO3+H2O。
(3)若直接向64 g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再将溶液蒸干、灼烧,也能制得与卢同学等质量的纯Na2CO3。与卢同学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何不足:_________。
(4)卢同学制得了多少质量的纯Na2CO3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