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据报道:一辆满载20t电石的挂车,在浙江滨江区江南大道信诚路口燃起熊熊大火。在事故路面上,沿路洒满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束手无策,场面令人震撼。
长岭中心中学九(1)班化学兴趣小组对上述报道产生浓厚兴趣,为此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入。
(查阅资料)电石[CaC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遇水即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可燃气体[C2H2]和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进行猜想)小明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CaO、Ca(OH)2、Ca(HCO3)2或CaCO3中的一种。
(1)你认为小明猜想的依据是_____。
(2)小雨上网查阅后得知,白色固体不是Ca(HCO3)2,同时提出猜想中的CaO也不存在,你认为白色固体不是CaO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实验探究)小浩对白色固体讲行探究,请你帮忙完成。
(综合应用)结合上述事例,请你就易燃易爆物在贮存和运输时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
(拓展创新)氢氧化钙在空气中易变质,若变质后的固体中只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取变质后的固体17.4g加入到1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则变质后的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只写计算式)
长岭中心中学九(1)班化学兴趣小组对上述报道产生浓厚兴趣,为此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入。
(查阅资料)电石[CaC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遇水即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可燃气体[C2H2]和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进行猜想)小明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CaO、Ca(OH)2、Ca(HCO3)2或CaCO3中的一种。
(1)你认为小明猜想的依据是_____。
(2)小雨上网查阅后得知,白色固体不是Ca(HCO3)2,同时提出猜想中的CaO也不存在,你认为白色固体不是CaO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实验探究)小浩对白色固体讲行探究,请你帮忙完成。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小浩的方案 |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 固体溶解,无气泡冒出 | _____ |
我的方案 | _____ | _____ | 白色固体是Ca(OH)2 |
(综合应用)结合上述事例,请你就易燃易爆物在贮存和运输时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
(拓展创新)氢氧化钙在空气中易变质,若变质后的固体中只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取变质后的固体17.4g加入到1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则变质后的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只写计算式)
2.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面是对硫酸的性质、制取、用途等方面的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一)硫酸的性质
(1)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
①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_____。
②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1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a的作用是_____。
③兴趣小组把98%的浓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溶液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小烧杯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2.由图2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写两点)。

(2)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如图3将适量的稀硫酸分别加入A~E的五只烧杯中。

①有产生气泡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_____。
②能证明C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
(探究二)硫酸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1)接触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C、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3)接触室中的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5所示。催化剂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见图6.在实际生产中,SO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和450℃(对应图中A点),而没有选择SO2转化率更高的B或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


(探究三)探究某黄铁矿中FeS2的含量。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4FeS2+11O2
2Fe2O3+8SO2
②Na2SO3+H2O2=Na2SO4+H2O
(实验探究)
Ⅰ称取1.60g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7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完全反应。

Ⅱ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8处理

(问题讨论)
(1)I中装置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II中滤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_____。
(含量测定)
(2)II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反思)
(4)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5)如何证明II中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请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现象)_____。
(探究一)硫酸的性质
(1)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
①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_____。
②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1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a的作用是_____。
③兴趣小组把98%的浓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溶液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小烧杯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2.由图2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写两点)。

(2)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如图3将适量的稀硫酸分别加入A~E的五只烧杯中。

①有产生气泡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_____。
②能证明C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
(探究二)硫酸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1)接触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C、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3)接触室中的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5所示。催化剂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见图6.在实际生产中,SO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和450℃(对应图中A点),而没有选择SO2转化率更高的B或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


(探究三)探究某黄铁矿中FeS2的含量。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4FeS2+11O2

②Na2SO3+H2O2=Na2SO4+H2O
(实验探究)
Ⅰ称取1.60g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7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完全反应。

Ⅱ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8处理

(问题讨论)
(1)I中装置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II中滤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_____。
(含量测定)
(2)II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反思)
(4)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5)如何证明II中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请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现象)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3.
葡萄糖酸亚铁((C6H11O7)2Fe)是常用的补铁剂。工业上制备葡萄糖酸亚铁的方法之一是由刚制备的碳酸亚铁与葡萄糖酸反应而得。其流程如下图:
(1)用下图装置制备FeCO3.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B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为了成功制得碳酸亚铁,实验开始时打开_____(填K1、K2、K3,下同)关闭_____。待B中反应即将结束时再打开K2关闭K3,目的是_____。C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
(2)将制得的碳酸亚铁浊液过滤、洗涤。碳酸亚铁过滤时需在表面保留水层的原因是_____;检验FeCO3已经洗涤干净的试剂为_____。
(3)反应Ⅱ后加入葡萄糖酸调节溶液pH至5.8,其原因是_____。
(4)葡萄糖酸亚铁溶液结晶、洗涤时均需加入乙醇,其目的都是_____。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B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为了成功制得碳酸亚铁,实验开始时打开_____(填K1、K2、K3,下同)关闭_____。待B中反应即将结束时再打开K2关闭K3,目的是_____。C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
(2)将制得的碳酸亚铁浊液过滤、洗涤。碳酸亚铁过滤时需在表面保留水层的原因是_____;检验FeCO3已经洗涤干净的试剂为_____。
(3)反应Ⅱ后加入葡萄糖酸调节溶液pH至5.8,其原因是_____。
(4)葡萄糖酸亚铁溶液结晶、洗涤时均需加入乙醇,其目的都是_____。
3.单选题- (共16题)
6.
2.2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对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元素 |
B.含有碳氢、氧元素 |
C.肯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D.无法判断 |
9.
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氨酸化学式中x的值为7 |
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
C.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
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点燃一小块棉花和羊毛,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C.浓盐酸打开瓶盖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13.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两处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相同的 |
B.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通入CO反应 |
C.丁处酒精灯在通入CO前应先点燃,防止CO污染 |
D.乙处固体几乎全变红后,继续通入CO只是为了防止倒吸 |
14.
由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咏主持的《幸运52》你喜欢看吗?下面的问题类似于李咏主持该节目时设置的问题.其中答案正确的是( )
| 问题 | 答案 |
A | 厨房里常用的一种物质,可以用它来发馒头,也可以做洗涤剂 | 他是烧碱 |
B | 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调味 | 它是葡萄糖 |
C | 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也是农村沼气池中有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容易充分燃烧,是清洁能源 | 它是甲烷 |
D | 一种氧化物,它既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又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但都不生成盐 | 无这样的氧化物 |
A.A正确 | B.B正确 | C.C正确 | D.D正确 |
16.
现有烧杯、试管、量筒、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带导管橡皮塞、天平、玻璃棒,仅有这些仪器(所需化学药品可任选)不能完成实验是( )
A.制取氧气 |
B.粗盐提纯 |
C.制取二氧化碳 |
D.用氯化钠晶体配制100g5%的氯化钠溶液 |
17.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SO2 和CO2两种气体 |
C.用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鉴别氯化铵(NH4Cl)和硫酸铵[(NH4)2SO4] |
D.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
4.选择题- (共1题)
20.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技术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方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二: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模型)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一览表
人物 | 发现与发明 |
法拉第 | 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
西门子 | 1866年,研制出发电机 |
格拉姆 | 1870年,发明电动机 |
贝尔 | 1876年,发明有线电话 |
爱迪生 | 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
卡尔•本茨 | 1885年,发明三轮汽车 |
马可尼 | 19世纪90年代发明无线电报 |
莱特兄弟 | 1903年,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
材料四:1996年,一只名为“多利”的羊在英国诞生,备受人们关注。这只羊是由英国科学家用其基因母羊的组织细胞培育出来的,它与其基因母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外特征,是一只纯粹的复制品。
请回答:
5.多选题- (共2题)
2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时,甲、丙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C.t3℃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则析出固体(不含水)的质量:甲>乙>丙 |
D.t3℃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
22.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饱和石灰水 | 升高温度 |
B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 燃着的木条 |
C | 分离铁粉和铜粉混合物 | 稀硫酸 |
D |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 | 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
A.A | B.B | C.C | D.D |
6.填空题- (共1题)
23.
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2)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天然气与煤、_____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_____。

(4)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_____。
(5)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6)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_____。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2)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天然气与煤、_____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_____。

(4)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_____。
(5)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6)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