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6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流程题(共1题)

1.
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
(1)硅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    C 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
(2)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查阅资料]常温下,氯化镁呈中性;硅在加热条件下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答出一种即可);
②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时液面应_____(“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含有的盐酸、_____(填化学式);
③简要叙述检验盐酸已过量的方法_____;
④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简答题(共2题)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
(1)要鉴别衣服的材料是蚕丝还是合成纤维的方法是:_____;
(2)市场上销售的咸菜干、酱牛肉、咸水鸭等食品都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防止食品发生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而变质;农田里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率,可适当合理施加化肥,硝酸铵属于_____(填“氮”、“磷”、“钾”或“复合”)肥,该种化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厨房中经常使用“铁强化”生抽,其中“铁”指的是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适当食用该种生抽可预防_____。
3.
港珠澳大桥已正式通车,撑起这座海上“钢铁巨龙”的不锈基座所用的是双相不锈钢钢筋。
(1)双相不锈钢钢筋属于_____(填“合成”、“复合”或“金属”)材料;
(2)设计师们在这些钢结构的外表面涂上四氟型氟碳面漆树脂,为这座世纪大桥穿上了美丽的保护外衣,这种面漆防腐的原理是_____;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下列做法属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合理开采矿物  B 寻找金属替代品  C 回收利用金属  D 禁止使用铁制品
(3)上述涂料是由乙烯基乙醚单体和氟乙烯单体交替联接构成,其中乙烯基乙醚化学式为C4H8O,该物质属于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列式即可)。

3.计算题(共2题)

4.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某同学把20g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到盛有50g水(足量)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6.8g。请计算:
(1)生成氧气_____g;
(2)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5.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近日,浙江大学研制出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它被预测可代替活性炭用于净水,说明它具有较强的_____性;
(2)如图1的实验中,当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为6mL时,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mL,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3)欲使图2中乙溶液的状态从P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4)图2,t2℃时,把56克乙物质加入到200克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5)图2,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则t1℃时所得甲乙丙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6)图2,将150克甲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后,向其中加入50克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科普阅读题(共1题)

6.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②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③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
_____和_____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_____;
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
②装置C内装的药品是_____,若无该装置,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

5.推断题(共1题)

7.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关系未知,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B能一步转化为C,A由两种元素组成,是常见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B、C、D为三种不同物质类别,则物质A的俗名为_____,物质B的作用是:_____,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
(2)若B能和C反应,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溶液,则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物质D的化学式为_____,C转化成D的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6.单选题(共8题)

8.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 O2将 HCl 转化成 Cl2,可提高效益,主要流程如图,下列关于该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是置换反应,反应Ⅱ是复分解反应
B.需要不断补充 CuO,该转化才能持续进行
C.该转化可表示为:4HCl+O2Cl2 +2H2O
D.理论上,每消耗 36.5gHCl 就会产生 71gCl2
9.
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A.红磷燃烧装置内压强变化
B.往盐酸与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
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
10.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两个氟原子: F2B.三个亚铁离子:3Fe2-
C.四个一氧化碳分子:4CoD.正五价的磷元素:
11.
原子结构的模型在实验和探索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B.8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
C.6 个质子和 8 个电子D.8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
12.
青铜是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曾记载了炼锡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2C+SnOSn+2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涉及的 C、CO 都具有可燃性
B.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全都发生改变
C.一氧化碳有毒,可以用点燃的方式进行尾气处理
D.酸雨会破坏公园内的大型青铜人物雕塑
13.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4.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B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D
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钾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A.AB.BC.CD.D
15.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 6 月 5 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下列做法有利于环保的是
A.禁止使用煤和石油作燃料
B.为防止疾病传播,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C.为了方便出行,鼓励发展共享单车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

7.实验题(共3题)

16.
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A.小气球变瘪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U 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D.验证 Fe、Cu、Ag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7.
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③:_____;
(2)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并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g;
(3)装置A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H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贮存氢气
C.取用液体D.氯酸钾制取氧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简答题:(2道)

    计算题:(2道)

    科普阅读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