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657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简答题(共1题)

1.
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m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m=_____.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1400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学习小组对铜器上的绿色锈迹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实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I.分析碱式碳酸铜的组成
根据化学式可知,碱式碳酸铜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Ⅱ.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的变化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并用于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

[实验过程]
①在装置丙导管a处连接一导管,并插入水中,微热试管,观察到_____,说明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图示加入样品和试剂,充分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固体变黑,U型管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①装置甲中标号为b的仪器名称为_____。
②装置乙、丙位置不能互换,若互换,后果是_____。
③根据实验现象,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X+CO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总结延伸]
小组同学探究完后,老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强调实验探究要注重科学、严谨和安全,也要爱惜实验器材,避免损坏仪器。
①甲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_____而使试管炸裂。
②在该实验操作中,你认为还应_____(答一条)以避免损坏试管。

3.推断题(共1题)

3.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且B是生命之源,C是B、D两物质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物质C的用途之一为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4.
冬天天气寒冷,常常需要取暖。下列取暖方式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热毯取暖B.日照取暖C.篝火取暖D.热水袋取暖
5.
下列知识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发现
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石墨质软而滑腻﹣﹣作润滑剂

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C.物质构成
D.实验安全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危险实验佩戴防护眼镜

给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朝向自己或他人

 
A.A   B.B   C.C   D.D
6.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C.同种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化合价可能不同,则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D.O2能支持燃烧,因此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O2的集气瓶中复燃
7.
某纯净物A在物质B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3B2C+3D,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A.反应中B、C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11
B.A物质中的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A物质具有可燃性,但一定不是氧化物
D.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及化合价都不变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实验方案
 
 
 
 
目的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验证某气体燃烧生成CO2和H2O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后回收MnO2
 
A.AB.BC.CD.D
9.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编号
有关事实
微观解释
A
水银温度计液柱上升
汞原子体积变大
B
缉毒犬能发现毒品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过氧化氢分解属化学变化
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B.BC.CD.D
10.
“比较”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通过比较产生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粒子体积从大到小:分子>原子>电子
B.净化水的程度由高到低;蒸馏>过滤>沉淀
C.微粒质量由大到小:二氧化碳分子>碳酸根离子>铜原子
D.物质分类概念包括的范围由大到小:单质=纯净物>化合物
11.
福建泉港“碳九”化学品泄漏,造成人员受伤,渔排泡沫被腐蚀,污染严重,事故处理中用到我国研制岀的固体碳海绵。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单质),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具有较强的吸附性C.燃烧会产生CO2D.易溶于水
12.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13.
“金秋好时节,大悟赏红叶”。近年,我市陆续建立了许多生态景致,广大市民赏花叶、观美景、采摘农产品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倡导绿色出行B.严禁焚烧落叶秸秆C.坚持分类回收垃圾D.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5.填空题(共2题)

14.
如图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填字母);
(2)在A~D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填字母);
(3)在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填化学符号);
(4)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5)E中铈元素对应的原子,其核内中子数是_____。
15.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商品标签上标有“补铁”字样中的“铁”_____。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足球烯_____。
(4)是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则该示意图表示的微粒是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6.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若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2)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用字母序号填)。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3)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为澄清的石灰水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