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
m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m=_____.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1400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____

(1)m=_____.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1400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学习小组对铜器上的绿色锈迹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实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I.分析碱式碳酸铜的组成
根据化学式可知,碱式碳酸铜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Ⅱ.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的变化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并用于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

[实验过程]
①在装置丙导管a处连接一导管,并插入水中,微热试管,观察到_____,说明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图示加入样品和试剂,充分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固体变黑,U型管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①装置甲中标号为b的仪器名称为_____。
②装置乙、丙位置不能互换,若互换,后果是_____。
③根据实验现象,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X+CO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总结延伸]
小组同学探究完后,老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强调实验探究要注重科学、严谨和安全,也要爱惜实验器材,避免损坏仪器。
①甲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_____而使试管炸裂。
②在该实验操作中,你认为还应_____(答一条)以避免损坏试管。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I.分析碱式碳酸铜的组成
根据化学式可知,碱式碳酸铜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Ⅱ.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的变化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并用于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

[实验过程]
①在装置丙导管a处连接一导管,并插入水中,微热试管,观察到_____,说明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图示加入样品和试剂,充分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固体变黑,U型管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①装置甲中标号为b的仪器名称为_____。
②装置乙、丙位置不能互换,若互换,后果是_____。
③根据实验现象,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X+CO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总结延伸]
小组同学探究完后,老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强调实验探究要注重科学、严谨和安全,也要爱惜实验器材,避免损坏仪器。
①甲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_____而使试管炸裂。
②在该实验操作中,你认为还应_____(答一条)以避免损坏试管。
3.推断题- (共1题)
3.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且B是生命之源,C是B、D两物质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物质C的用途之一为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且B是生命之源,C是B、D两物质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物质C的用途之一为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单选题- (共10题)
5.
下列知识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A.性质与用途 | B.化学与发现 |
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石墨质软而滑腻﹣﹣作润滑剂 | 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
C.物质构成 | D.实验安全 |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 危险实验佩戴防护眼镜 给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朝向自己或他人 |
A.A B.B C.C D.D
6.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
C.同种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化合价可能不同,则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
D.O2能支持燃烧,因此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O2的集气瓶中复燃 |
7.
某纯净物A在物质B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3B
2C+3D,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 |
分子示意图 | ? | ![]() | ![]() | ![]() |
A.反应中B、C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11 |
B.A物质中的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
C.A物质具有可燃性,但一定不是氧化物 |
D.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及化合价都不变 |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 ![]() | ![]() | ![]() |
目的 |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 验证某气体燃烧生成CO2和H2O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后回收MnO2 |
A.A | B.B | C.C | D.D |
9.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编号 | 有关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水银温度计液柱上升 | 汞原子体积变大 |
B | 缉毒犬能发现毒品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C | 过氧化氢分解属化学变化 | 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
D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A.A | B.B | C.C | D.D |
10.
“比较”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通过比较产生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粒子体积从大到小:分子>原子>电子 |
B.净化水的程度由高到低;蒸馏>过滤>沉淀 |
C.微粒质量由大到小:二氧化碳分子>碳酸根离子>铜原子 |
D.物质分类概念包括的范围由大到小:单质=纯净物>化合物 |
11.
福建泉港“碳九”化学品泄漏,造成人员受伤,渔排泡沫被腐蚀,污染严重,事故处理中用到我国研制岀的固体碳海绵。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单质),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 B.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 C.燃烧会产生CO2 | D.易溶于水 |
13.
“金秋好时节,大悟赏红叶”。近年,我市陆续建立了许多生态景致,广大市民赏花叶、观美景、采摘农产品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倡导绿色出行 | B.严禁焚烧落叶秸秆 | C.坚持分类回收垃圾 | D.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
5.填空题- (共2题)
14.
如图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填字母);
(2)在A~D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填字母);
(3)在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填化学符号);
(4)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5)E中铈元素对应的原子,其核内中子数是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填字母);
(2)在A~D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填字母);
(3)在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填化学符号);
(4)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5)E中铈元素对应的原子,其核内中子数是_____。
15.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商品标签上标有“补铁”字样中的“铁”_____。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足球烯_____。
(4)
是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则该示意图表示的微粒是_____。
(1)商品标签上标有“补铁”字样中的“铁”_____。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足球烯_____。
(4)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