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课外小组通过对镁条燃烧和CO2灭火的实验来认识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
实验计划:
(1)酒精灯点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观察记录现象;
(2)酒精灯点燃镁条,将燃着的镁条伸入一瓶CO2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和记录:
实验(1)中除了看到白色固体外有一种黄色固体产生,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小组重新进行一次实验,得到实验现象相同,由此引发小组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空气中的N2也可以和Mg反应生成Mg3N2,Mg3N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2)中发现镁条没有熄灭,继续燃烧,结束后集气瓶中有白色固体生成,同时瓶壁还有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
实验反思: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认识:_____。
实验计划:
(1)酒精灯点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观察记录现象;
(2)酒精灯点燃镁条,将燃着的镁条伸入一瓶CO2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和记录:
实验(1)中除了看到白色固体外有一种黄色固体产生,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小组重新进行一次实验,得到实验现象相同,由此引发小组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空气中的N2也可以和Mg反应生成Mg3N2,Mg3N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2)中发现镁条没有熄灭,继续燃烧,结束后集气瓶中有白色固体生成,同时瓶壁还有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
实验反思: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认识: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2.
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SO4+ZnO=ZnSO4+H2O.若要制取1.61t的硫酸锌需要氧化锌的质量为____。
3.
某工厂要对买进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只有质量分数超过85%才能合格,现取15g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与98g稀硫酸进行实验(反应Na2CO3+H2SO4═Na2SO4+CO2 ↑+H2O),现将稀硫酸分4次加入样品并记录产生气体的质量如下;
(1)产生气体的质量:_____g
(2)判断样品___(填“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加酸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产生气体质量 | 1.2g | 1.2g | 1.2g | 0.8g |
(1)产生气体的质量:_____g
(2)判断样品___(填“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综合题- (共1题)
4.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日常问题:
(一)碳酸饮料是同学们喜欢的饮品,通过日常观察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摇晃饮料会有大量气泡,发生反应方程式:____;
(2)检验该气体是CO2,涉及方程式:____;
(3)从变化的角度看,配制汽水时,小苏打与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发生反应:3NaHCO3+C6H8O7=C6H5O7Na3+3X+3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二)豆腐是常见的一种食物,查阅资料得知豆腐制作过程如下: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操作A为_____。
(5)豆腐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说明豆腐含较丰富的_____(填元素符号)。
(6)豆腐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软水,我们可以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一)碳酸饮料是同学们喜欢的饮品,通过日常观察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摇晃饮料会有大量气泡,发生反应方程式:____;
(2)检验该气体是CO2,涉及方程式:____;
(3)从变化的角度看,配制汽水时,小苏打与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发生反应:3NaHCO3+C6H8O7=C6H5O7Na3+3X+3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二)豆腐是常见的一种食物,查阅资料得知豆腐制作过程如下: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操作A为_____。
(5)豆腐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说明豆腐含较丰富的_____(填元素符号)。
(6)豆腐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软水,我们可以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单选题- (共10题)
5.
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玉石俱焚;⑧花香四溢,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②④⑥⑦ | B.④⑤⑥⑦ | C.①③④⑤⑧ | D.②③④⑤⑥⑦ |
6.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4:3 |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
D.反应中甲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
7.
24.5gKClO3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分解制氧,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收集到7.8gO2,则此时大试管内物质有( )
A.KCl和MnO2 | B.KClO3和MnO2 |
C.KClO3、KCl和MnO2 | D.无法确定 |
9.
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11.
薄荷醇(化学式为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荷醇属于氧化物 |
B.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9% |
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 |
D.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12.
2018年中国造出厚度仅 0.12 毫米的超薄玻璃,含有Al2O3、SiO2、B2O3等成分,可耐汽车撞击。可用作手机,电脑和电视显示屏的基本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薄玻璃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物 |
B.Al2O3、SiO2、B2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
C.超薄玻璃强度高、透光率好 |
D.超薄玻璃化学性质稳定,属于纯净物 |
13.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
5.填空题- (共3题)
15.
氟及其化合物常运用于原子弹制造、航天工业等领域。氟气(F2)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水都能在氟气中燃烧,且燃烧产物是氧气。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1方框内应填图2中的_____选项,

(2)作为航天大国,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型号众多。某型火箭曾采用N2H4和H2O2作为火箭推进剂,N2H4和H2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图1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1方框内应填图2中的_____选项,

(2)作为航天大国,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型号众多。某型火箭曾采用N2H4和H2O2作为火箭推进剂,N2H4和H2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6.
氟里昂是一种常见的致冷剂.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2)上述有几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_____;
A 0 B 1 C 2 D 3
(3)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_____(“减少”、“增加”、“不变”),其原因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_____和_____不变.;
(4)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说明理由_____.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2)上述有几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_____;
A 0 B 1 C 2 D 3
(3)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_____(“减少”、“增加”、“不变”),其原因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_____和_____不变.;
(4)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说明理由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1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选用B、D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填名称),写出一个实验室只用装置B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选用B、D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填名称),写出一个实验室只用装置B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9.
碲(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实验室模拟提取碲的一个实验是:取某含碲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NaC1,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SO2,待反应一定时间,过滤得到粗碲。
(1)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则X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NaC1浓度和SO2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试验,数据如下:
①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a和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h。
④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碲沉淀率。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反应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_(填选项)。
(1)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则X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NaC1浓度和SO2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试验,数据如下:
实验 | 温度/℃ | 反应时间/h | 粗碲沉淀率/% |
a | 65 | 3.0 | 65.0 |
b | 80 | 3.0 | 98.9 |
c | 80 | 2.0 | 98.9 |
d | 90 | 2.0 | 97.0 |
①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a和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h。
④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碲沉淀率。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反应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80℃,1.5h | B.80℃,2.5h |
C.70℃,2.0h | D.95℃,2.0h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