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某炼铁厂化验员对购入的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样品进行纯度测定:取10.0g的样品,加入10%稀盐酸至固体不再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2.0g滤渣。(假设样品中杂质不含铁元素,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不考虑实验中的损耗)。试回答:

(1)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计算加入的稀盐酸溶液至少需多少克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画出固体质量变化与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的关系图_____。
(4)某炼铁厂购入的该批次赤铁矿价格为600元/吨,若该厂另购入磁铁矿(含70%Fe3O4)炼铁,假设价格只与含铁量成正比,则磁铁矿价格为_____元/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计算加入的稀盐酸溶液至少需多少克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画出固体质量变化与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的关系图_____。
(4)某炼铁厂购入的该批次赤铁矿价格为600元/吨,若该厂另购入磁铁矿(含70%Fe3O4)炼铁,假设价格只与含铁量成正比,则磁铁矿价格为_____元/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
复方冬青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A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A物质中碳、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3)A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4)152克A物质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A物质中碳、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3)A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4)152克A物质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实验室开放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硝酸进行了性质实验探究:向装有Zn片的试管中,倒入适量稀硝酸,有气泡冒出,气体在试管内还是无色的,但在试管口却变成了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
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稀硝酸与其它金属是否也反应产生同样现象?
(查阅资料)①硝酸有氧化性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及某种气体。
②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问题猜想)
1.你认为试管口红棕色气体是_____。
2.试管内无色气体是:猜想一:NH3 猜想二:N2 猜想三:NO 猜想四:H2
(猜想分析)
小丽同学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原因是NH3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也会与稀HNO3发生中和反应,试写出氨水与稀HNO3反应的方程式_____。
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二和猜想四也不成立,因为常温下N2化学性质_____,H2也不会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气体。
小红再次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NO遇氧气生成NO2.得出猜想三成立。试写出NO在空气中生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探究)
小军同学对稀硝酸与Cu是否反应也很感兴趣,进行了实验探究:
在老师的帮助下,得知Cu和稀HNO3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8,由此推出Cu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交流与反思)①根据探究结果,试解释稀HNO3能跟Cu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____。
②实验室_____ (填“能”、“不能”)用稀硝酸制取氢气。
(提出问题)
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稀硝酸与其它金属是否也反应产生同样现象?
(查阅资料)①硝酸有氧化性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及某种气体。
②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 NH3 | N2 | NO | NO2 |
颜色 | 无色 | 无色 | 无色 | 红棕色 |
溶解性 | 极易溶于水 | 不溶于水 | 不溶于水 | 可溶于水或硝酸 |
(问题猜想)
1.你认为试管口红棕色气体是_____。
2.试管内无色气体是:猜想一:NH3 猜想二:N2 猜想三:NO 猜想四:H2
(猜想分析)
小丽同学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原因是NH3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也会与稀HNO3发生中和反应,试写出氨水与稀HNO3反应的方程式_____。
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二和猜想四也不成立,因为常温下N2化学性质_____,H2也不会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气体。
小红再次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NO遇氧气生成NO2.得出猜想三成立。试写出NO在空气中生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探究)
小军同学对稀硝酸与Cu是否反应也很感兴趣,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一小块Cu片放入试管,倒入约2mL稀HNO3溶液 | Cu片溶解,有气泡冒出,试管内无色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 Cu和稀HNO3也能反应,生成NO气体 |
在老师的帮助下,得知Cu和稀HNO3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8,由此推出Cu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交流与反思)①根据探究结果,试解释稀HNO3能跟Cu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____。
②实验室_____ (填“能”、“不能”)用稀硝酸制取氢气。
3.流程题- (共1题)
4.
某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①④的操作名称是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玻璃棒、烧杯,还有_____;固体A中含_____种物质。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

请回答:
(1)步骤①④的操作名称是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玻璃棒、烧杯,还有_____;固体A中含_____种物质。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5.
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
(3)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A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
(3)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单选题- (共14题)
7.
粤港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澳门三地,涉及到许多化学知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是金属材料属于纯净物 |
B.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
C.用乙炔(C2H2)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五氧化二磷 |
D.隔海城市群连成一片,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缓海水赤潮的形成 |
8.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C.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
9.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 洗洁精起乳化作用 |
B |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 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D |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40L的钢瓶中 | 加压时氧气分子变小 |
A.A | B.B | C.C | D.D |
10.
泡菜是人们喜爱吃的一种食物,但经研究发现泡菜中含有一种亚硝酸盐(NaNO2),过多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 B.+2 | C.﹣2 | D.+5 |
11.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气体 | CO | 通入石灰水 |
B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C | 炭粉 | CuO粉末 |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
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A.

B.

C.

D.

14.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H2 CO CH4 | B.CH4 CO H2 | C.CO CH4 H2 | D.CO H2 CH4 |
15.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可能含 Cu | B.滤渣中只含 Fe |
C.滤液中不含 CuSO4 | D.滤液中不一定含 FeSO4 |
1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
B.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
C.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
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
6.填空题- (共5题)
20.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
”和“
”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
A.![]() | B.![]() | C.![]() | D.![]() |
22.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年,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排列顺序,请依据图表回答问题:

(1)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是俄罗斯科学家_____;
(2)表中17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相似;
(3)钠元素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
(4)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失电子形成铝离子,试写出铝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1)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是俄罗斯科学家_____;
(2)表中17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相似;
(3)钠元素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
(4)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失电子形成铝离子,试写出铝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2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的饱和溶液250 g,其中A的质量为_____g;
(2)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通常可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A;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量不变),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_(填选项)。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1)t1℃时A的饱和溶液250 g,其中A的质量为_____g;
(2)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通常可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A;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量不变),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_(填选项)。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24.
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2所示,当滴加至A点时,烧杯中溶液呈_____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3)来说明反应的发生,请你从微观角度分析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原因是_____。

(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2所示,当滴加至A点时,烧杯中溶液呈_____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3)来说明反应的发生,请你从微观角度分析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原因是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5.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较纯净的O2,制取装置最好选用图中的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时观察到_____时表明氧气已集满,上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使用I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多孔隔板上放的药品名称应为_____。用该发生装置对比ABE组合装置,体现出的优点是_____。
(4)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不用H装置收集H2S气体,说明H2S气体具有_____的物理性质;用J装置收集H2S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较纯净的O2,制取装置最好选用图中的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时观察到_____时表明氧气已集满,上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使用I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多孔隔板上放的药品名称应为_____。用该发生装置对比ABE组合装置,体现出的优点是_____。
(4)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不用H装置收集H2S气体,说明H2S气体具有_____的物理性质;用J装置收集H2S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