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一)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小刘的实验:
①在红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
②做这个实验前锥形瓶应预先装少量的细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小李的实验: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看到___________现象,反应结束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____偏转(填“左”或“右”)。
(三)得出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①你认为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应如何改进_____。
②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
(一)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小刘的实验:
①在红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
②做这个实验前锥形瓶应预先装少量的细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小李的实验: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看到___________现象,反应结束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____偏转(填“左”或“右”)。
(三)得出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①你认为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应如何改进_____。
②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3题)
2.
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g;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__。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g;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__。
3.
把4 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硫的质量、氧气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_______;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_______。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氧气的质量(g) | 3 | 4 | 6 |
SO2的质量(g) | 6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硫的质量、氧气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_______;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_______。
4.
下图是XX牌维生素C(Vc)说明书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Vc中碳、氧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小马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马建议妈妈食用西红柿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马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_____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1)Vc中碳、氧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小马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马建议妈妈食用西红柿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马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_____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3.简答题- (共3题)
5.
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放热。请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其性质大不相同。原因是_____。
(1)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放热。请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其性质大不相同。原因是_____。
6.
在学习完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后,小明同学回到家中又进行了一下实践活动:

(1)点燃一支蜡烛,在火焰上方放一个冷碟子(如图),过一会儿,发现冷碟子底上有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是_______.
(2)室内有人吸烟后,常有难闻气味,有人建议,在室内点燃一支蜡烛,不久这种气味可减弱,能达到这样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石蜡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根据石蜡的组成元素说出黑色物质是怎样产生的_______?

(1)点燃一支蜡烛,在火焰上方放一个冷碟子(如图),过一会儿,发现冷碟子底上有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是_______.
(2)室内有人吸烟后,常有难闻气味,有人建议,在室内点燃一支蜡烛,不久这种气味可减弱,能达到这样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石蜡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根据石蜡的组成元素说出黑色物质是怎样产生的_______?
7.
实验室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污渍,其成分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写出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此污渍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洗掉,常用_______来清洗。
4.单选题- (共12题)
10.
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
A.FeS | B.Fe2S3 | C.FeS2 | D.FeO |
11.
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A.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 |
B.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 |
C.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 |
D.某农户对蔬菜大棚内补充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提高了蔬菜的产量 |
12.
碱式碳酸铜受热能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请你判断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
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 |
17.
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
④向广口瓶放入小块的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
④向广口瓶放入小块的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①④③⑤ | C.①④②③⑤ | D.②③④①⑤ |
18.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
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
5.选择题- (共1题)
6.多选题- (共1题)
21.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6.4 | 3.2 | 4.0 | 0.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5 | 7.2 | 0.5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9g |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
7.填空题- (共4题)
2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镁离子________ (2)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3)石墨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1)3个镁离子________ (2)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3)石墨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24.
请选用下列物质:炭黑、活性炭、焦炭、金刚石、石墨,填在有关用途的空格内:用于钻探机的钻头__________,用于冶金工业__________,制造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__________,加入橡胶里增强轮胎的耐磨性_______,用于制铅笔芯__________。
25.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 、② .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 、② .
8.实验题- (共2题)
26.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选择装置时填字母序号)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_______和________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由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所以只能用______装置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_______和________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由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所以只能用______装置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3道)
简答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