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34.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忽略气体带出的水分)。请计算:

①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克。
②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①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克。
②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①观察三组实验,写出第二组实验中缺失的数据:_____.
②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__;
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填序号);
a.温度 b.加入溶剂种类 c.加入溶剂质量 d.加入固体种类 e.加入固体质量
③由实验组别中的_____(填“第一组”、“第二组”或“第三组”)可知,20℃时固体A的溶解性_____(填“>”、“﹦”或“<”)固体B的溶解性.
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Ⅰ 20℃时,B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Ⅱ 20℃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Ⅲ 第三组实验中,80℃时A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Ⅳ A的溶解性大于B的溶解性.
实验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实验温度 | 20℃ | 20℃ | 20℃ | 20℃ | 80℃ | 20℃ |
溶剂种类 | 水 | 酒精 | 水 | 水 | 水 | 水 |
溶剂质量 | 20g | 20g | 10g | 10g | 10g | 10g |
固体种类 | A | A | A | B | A | B |
加入固体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溶解固体质量 | 6.2g | 0g | —— | 3.6g | 10g | 3.6g |
①观察三组实验,写出第二组实验中缺失的数据:_____.
②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__;
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填序号);
a.温度 b.加入溶剂种类 c.加入溶剂质量 d.加入固体种类 e.加入固体质量
③由实验组别中的_____(填“第一组”、“第二组”或“第三组”)可知,20℃时固体A的溶解性_____(填“>”、“﹦”或“<”)固体B的溶解性.
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Ⅰ 20℃时,B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Ⅱ 20℃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Ⅲ 第三组实验中,80℃时A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Ⅳ A的溶解性大于B的溶解性.
3.单选题- (共19题)
3.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物质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①③所属的类别是( )


A.①单质、③氧化物 | B.①单质、③含氧化合物 |
C.①化合物、③氧化物 | D.①化合物、③含氧化合物 |
5.
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再加入20克该物质或蒸发掉40克水,都可以成为饱和溶液,那么,该物质在20℃的溶解度是( )
A.40克/100克水 | B.50克/100克水 |
C.5克/100克水 | D.无法计算 |
8.
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10克/100克水,在150克水中加入A物质20克,搅拌溶解后保持t℃,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9.1% | B.11.8% | C.13.3% | D.15.3% |
10.
下图表示M、N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在t1℃时,M、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将t1℃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D.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中均析出晶体 |
15.
下列实验能比较出食盐和白糖的溶解性的是( )
A.向盛有25g冷水的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g食盐、1g白糖,两者全部溶解 |
B.向盛有25g冷水的烧杯中加入10 g食盐,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向盛有25g热水的烧杯中加入10 g白糖,白糖完全溶解. |
C.向盛有25g冷水的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食盐、10g白糖;食盐没有完全溶解,白糖完全溶解 |
D.向盛有25g冷水的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食盐、5g白糖,食盐没有完全溶解;白糖完全溶解 |
17.
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
19.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得到如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20.
如果遇到火灾,人们可以采用“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蹲下(或匍匐)前行”等逃生方法.根据此求生措施,你推测在两支长短不同的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只烧杯(如图所示),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同时熄灭 | B.长蜡烛先灭 | C.短蜡烛先灭 | D.无法确定 |
4.选择题- (共3题)
5.多选题- (共1题)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D.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
6.填空题- (共5题)
26.
20℃时,在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1)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
(2)由题意和表中数据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_.
(3)在④号烧杯中,过滤前所形成的是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或“溶液”).
选项 | ① | ② | ③ | ④ |
加入NaCl质量(g) | 5 | 15 | 36 | 40 |
所得溶液质量(g) | 105 | 115 | 136 | 136 |
(1)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
(2)由题意和表中数据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_.
(3)在④号烧杯中,过滤前所形成的是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或“溶液”).
27.
小华同学对生石灰跟水的反应进行研究,请你帮她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现象 | 化学方程式或解释 |
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生石灰 | 烧杯壁发烫 说明_____ | 化学方程式_____ |
静置后,取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向一试管中通二氧化碳 | 溶液变_____ | 化学方程式_____ |
向另一试管中滴无色酚酞 | 溶液显_____色 | 此溶液是_____性溶液 |
28.
现有氧气、氮气、氦气、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食盐等八种物质,
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写:
①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是_____;
②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
③日常生活中用作调味料是_____;
④导致酸雨的气体是_____;
⑤可充入霓虹灯的气体是_____.
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写:
①约占空气总体积

②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
③日常生活中用作调味料是_____;
④导致酸雨的气体是_____;
⑤可充入霓虹灯的气体是_____.
29.
无水酒精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含有水分.为了检测一瓶长期放置的无水酒精是否含有水分,小王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1)取适量白色的_____到_____中,
(2)加入少量待测液体,发现固体由白色变_____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有水分,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取适量白色的_____到_____中,
(2)加入少量待测液体,发现固体由白色变_____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有水分,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0.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____有关。
7.实验题- (共2题)
31.
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20℃时,_____(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M点表示_____;
(3)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1)20℃时,_____(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M点表示_____;
(3)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2.
水是弥足珍贵的资源.
①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要进行消毒杀菌,常加入的消毒剂是_____,在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②图1中甲是淡化海水的模拟装置,乙是电解水的装置.

I.图1甲中水的状态变化为:液态→气态→液态,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_____发生了改变.冷凝器中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其_____(填字母)
a.水分子的缔合性 b.比热容大 c.分散性
II.图1乙中试管“2”内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分解的微粒是图2中的_____ 填字母)(
可表示一个水分子)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
III.“嫦娥三号”探月使用的液氢即为电解水所得.制取3molH2需电解水的物质的量为_____(根据方程式列式计算)
①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要进行消毒杀菌,常加入的消毒剂是_____,在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②图1中甲是淡化海水的模拟装置,乙是电解水的装置.

I.图1甲中水的状态变化为:液态→气态→液态,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_____发生了改变.冷凝器中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其_____(填字母)
a.水分子的缔合性 b.比热容大 c.分散性
II.图1乙中试管“2”内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分解的微粒是图2中的_____ 填字母)(

III.“嫦娥三号”探月使用的液氢即为电解水所得.制取3molH2需电解水的物质的量为_____(根据方程式列式计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