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_____。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2)人们常用模型来进行认知,如图是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在图B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粒子图形。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研究高效催化剂能使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生成H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_____。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2)人们常用模型来进行认知,如图是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在图B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粒子图形。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研究高效催化剂能使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生成H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社会、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1)南宁市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工作者研制了“导电塑料”,塑料属于________材料。
(2)北海、钦州两市着力打造滨海旅游城市,旅游特产店里的海带中含丰富的碘,若人体缺乏碘易患的疾病是__________;美食米粉的生产原料之一是大米,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
(3)来宾、崇左两市广泛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走进千家万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城在海中,海在城中”的防城港市某盐场提纯的NaCl溶液仍混有CaCl2,请用化学方法处理获得NaCl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南宁市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工作者研制了“导电塑料”,塑料属于________材料。
(2)北海、钦州两市着力打造滨海旅游城市,旅游特产店里的海带中含丰富的碘,若人体缺乏碘易患的疾病是__________;美食米粉的生产原料之一是大米,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
(3)来宾、崇左两市广泛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走进千家万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城在海中,海在城中”的防城港市某盐场提纯的NaCl溶液仍混有CaCl2,请用化学方法处理获得NaCl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取少量氢氧化铜固体。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4.
工业上利用某废渣(含FeSO4、Fe2(SO4)3及少量CaO和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主要成分为Fe2O3)和回收(NH4)2SO4.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背景信息)
a 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 3Fe2(SO4)3+12NH3•H2O=(NH4)2Fe6(SO4)4(OH)12↓(铵黄铁矾晶体)+5(NH4)2SO4
(1)步骤③中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加入物质X溶解废渣,X应选用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盐酸 B 硫酸 C 氨水 D 氢氧化钠
步骤①酸浸时,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步骤②通入氧气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对该操作控制在4小时左右为宜,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2+氧化率的变化规律:________

(背景信息)
a 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 3Fe2(SO4)3+12NH3•H2O=(NH4)2Fe6(SO4)4(OH)12↓(铵黄铁矾晶体)+5(NH4)2SO4
(1)步骤③中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加入物质X溶解废渣,X应选用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盐酸 B 硫酸 C 氨水 D 氢氧化钠
步骤①酸浸时,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步骤②通入氧气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对该操作控制在4小时左右为宜,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2+氧化率的变化规律: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某化学小组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制备与性质产生兴趣,他们了解到下列化学史及相关信息:
I.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吕布兰法和索尔维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 NaHCO3和NH4Cl,请写出碳酸氢钠的一种用途:________。
II.索尔维法的原理:NaC1+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H2O+CO2↑
Ⅲ.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
IV.Na2CO3与HCl的反应分步进行,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
(实验目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

(实验设计)
步骤1:关闭K1,打开K2使氨气进入装置C,调节气流速率,待装置C中气流平稳后,打开K1通入CO2。
步骤2:待装置C的锥形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CO2。
步骤3: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即得碳酸氢钠固体。
步骤4:将所得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制取碳酸钠。
(表达交流)
(1)装置B中饱和 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C锥形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用于添加饱和食盐水 B 平衡气压 C 冷凝回流CO2
(3)步骤2中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
(4)步骤3中“低温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__。
(延伸拓展)该小组继续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
I.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吕布兰法和索尔维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 NaHCO3和NH4Cl,请写出碳酸氢钠的一种用途:________。
II.索尔维法的原理:NaC1+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Ⅲ.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
IV.Na2CO3与HCl的反应分步进行,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
(实验目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

(实验设计)
步骤1:关闭K1,打开K2使氨气进入装置C,调节气流速率,待装置C中气流平稳后,打开K1通入CO2。
步骤2:待装置C的锥形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CO2。
步骤3: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即得碳酸氢钠固体。
步骤4:将所得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制取碳酸钠。
(表达交流)
(1)装置B中饱和 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C锥形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用于添加饱和食盐水 B 平衡气压 C 冷凝回流CO2
(3)步骤2中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
(4)步骤3中“低温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__。
(延伸拓展)该小组继续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
5.推断题- (共1题)
6.
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数字1、3、4、6、7、8、9分别是铜粉、木炭粉、氧气、水、生石灰、盐酸、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一种气体单质。(“-”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数字1与4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数字7与8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
(4)小李同学认为图中解锁图形太简单,于是他在原数字所代表物质及线路不变的基础上,另选两种物质继续将“3-2-5”连接起来。若数字5代表的物质是一种碱溶液,则数字2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5)上述所有反应都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1)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数字1与4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数字7与8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
(4)小李同学认为图中解锁图形太简单,于是他在原数字所代表物质及线路不变的基础上,另选两种物质继续将“3-2-5”连接起来。若数字5代表的物质是一种碱溶液,则数字2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5)上述所有反应都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6.单选题- (共20题)
10.
下列实验探究正确的是( )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结论 |
A |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 得到干燥的氢气 |
B | 分离Ca(OH)2和CaCO3固体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 | 得到纯净的CaCO3 |
C | 探究酒精是否含有碳元素 | 点燃酒精,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酒精含有碳元素 |
D |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 称取3gNaCl,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搅拌溶解 |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A.A | B.B | C.C | D.D |
1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18.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B.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醋酸中,溶液呈红色 |
C.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 |
D.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黄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铜片上的深 |
23.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
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
C.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 |
7.填空题- (共3题)
27.
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填空。
(1)氢原子___________;
(2)2个氮分子___________;
(3)锌离子______________;
(4)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
(5)SO2中“2”的意义_______________。
(1)氢原子___________;
(2)2个氮分子___________;
(3)锌离子______________;
(4)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
(5)SO2中“2”的意义_______________。
28.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1)我国在纪念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展示了航母、核潜艇等战舰。建造战舰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
(2)“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工业上利用三氯硅烷( HSiCl3)还原法制取高纯硅,三氯硅烷含有__________种元素。
(3)稀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铈是稀土中的一种很珍贵的元素,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湿法冶金是稀土的冶炼方法之一,我国是湿法冶金的先驱。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指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我国在纪念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展示了航母、核潜艇等战舰。建造战舰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
(2)“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工业上利用三氯硅烷( HSiCl3)还原法制取高纯硅,三氯硅烷含有__________种元素。
(3)稀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铈是稀土中的一种很珍贵的元素,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湿法冶金是稀土的冶炼方法之一,我国是湿法冶金的先驱。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指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9.
如图是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_(填“>”、“=”或“<”)硝酸钾的溶解度。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
(3)若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从40℃降温到10℃,_____(填“有”或“无”)晶体析出。
(4)20℃时,某实验小组取不同质量的硝酸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对应关系如表:
根据上表数据,实验二所得的溶液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g。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_(填“>”、“=”或“<”)硝酸钾的溶解度。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
(3)若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从40℃降温到10℃,_____(填“有”或“无”)晶体析出。
(4)20℃时,某实验小组取不同质量的硝酸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对应关系如表: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硝酸钾的质量/g | 20.0 | 25.0 | 30.0 | 35.0 |
所得溶液的质量/g | 120.0 | 125.0 | 130.0 | 131.6 |
根据上表数据,实验二所得的溶液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g。
8.实验题- (共1题)
30.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D集满氧气后,集气瓶应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在桌面上。
(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小红同学利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小伟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Fe2O3,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选用),选用装置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按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乙→__________→丁。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D集满氧气后,集气瓶应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在桌面上。
(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小红同学利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小伟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Fe2O3,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选用),选用装置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按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乙→__________→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