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制备与性质产生兴趣,他们了解到下列化学史及相关信息:
I.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吕布兰法和索尔维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 NaHCO
3和NH
4Cl,请写出碳酸氢钠的一种用途:________。
II.索尔维法的原理:NaC1+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Ⅲ.氨气(NH
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
IV.Na
2CO
3与HCl的反应分步进行,首先发生反应:Na
2CO
3+HCl=NaHCO
3+NaCl
(实验目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

(实验设计)
步骤1:关闭K
1,打开K
2使氨气进入装置C,调节气流速率,待装置C中气流平稳后,打开K
1通入CO
2。
步骤2:待装置C的锥形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
2停止通NH
3,一段时间后,关闭K
1停止通CO
2。
步骤3: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即得碳酸氢钠固体。
步骤4:将所得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制取碳酸钠。
(表达交流)
(1)装置B中饱和 NaHCO
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
2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C锥形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用于添加饱和食盐水 B 平衡气压 C 冷凝回流CO
2(3)步骤2中关闭K
2停止通NH
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
2,其目的是__________。
(4)步骤3中“低温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__。
(延伸拓展)该小组继续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