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5578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2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草酸()是一种酸,易溶于水。
(一)草酸的化学性质
(1)草酸溶液的pH____________7(选填“>”“<”或“=”)。
(2)草酸溶液中加入石灰水,生成草酸钙()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二)热分解探究
资料:
兴趣小组成一定量的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先通入,再加热相应固体,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缓缓通入至试管冷却。
(1)装置B增重,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反应生成
实验二:取出实验一后装置A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按图①-③进行实验。
(3)②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_,③中产生2.2g气体。
(4)将③中溶液蒸发得固体
结论:(1)取用的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结合实验及相关数据,本实验中分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2题)

2.
如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省略)。A、B、E、F、G均为气体,B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退色,E、F组成元素相同,且F有毒,G是一种最轻的气体;乙、丁均为黑色的固体氧化物,反应④是工业炼铁的原理;反应②是光合作用。

(1)化学式:G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Fe与蓝色溶液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B中通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

3.综合题(共1题)

4.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金属的应用和防护
(1)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2)航空煤油是飞机的燃料,它主要是由___________炼制的。
(3)铁易生锈,提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
(4)特种钢中含有少量粉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受热分解生成高熔点的可用作阻燃剂,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分解吸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 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二)制备还原性铁粉
实验室利用废铁屑(含少量)为原料制备还原性铁粉的流程如下:

(1)粉可使“酸溶”产生的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检验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再滴加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
(3)“干燥”时有少量发生下列转化:,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焙烧”前,应将炭粉与“干燥”所得固体均匀混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三)测定还原性铁粉的组成
还原性铁粉中含有少量,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①在加热时与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
不与酸反应。
实验1:取样品,加入足量稀,充分反应后生成
实验2:另取样品,按下图进行实验。

表:装置A和B的质量变化
装置
A
B
反应前
300.00
400.00
反应后
m
400.44
 
实验后A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装置A、B的质量变化如上表。
(1)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___________。表中m的值是____________.
反思:若用空气替代进行实验,测得的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流程题(共1题)

5.
用废铜屑生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如下:

(1)“溶解”时需要加热,但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系列操作”包括:除杂、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等。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____。
(3)“洗涤”时为减少晶体损失,最好选用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热水    b 冰水 c 95%的酒精溶液

5.单选题(共17题)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
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D.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7.
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改变    B.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B.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 D. 物质丁是复合肥
8.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酸雨形成的原因
B.证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
9.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0.
溶液中加入m克的混合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向滤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的质量是     B. 混合粉末的质量范围是
B.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气体生成 D. 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1.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用醋 B. 葡萄酒 C. 蒸馏水 D. 酸牛奶
1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二个氮分子---- B. 氦气----
B.二硫化碳---    D. 锌离子---
13.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磷元素的化合价: B. 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B.使用合金的年代: D. 金属单质的导电性:
14.
电解饱和氯化钾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自来水生产中杀菌消毒    B. 农业上常用改良酸性土壤
B.反应中有2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 可由海水蒸发结晶、精制获得
15.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试管趁热清洗
C.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生成黑色沉淀
D.粗盐提纯实验中,待滤悬浊液静置后过滤
16.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B. 、稀
B.、稀、稀 D.
17.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的水 B. 用水电解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用活性炭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 观察颜色区分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18.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鉴别
分别用燃着的木条试验,观察现象
B
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
检验
取样,滴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C
溶液中混有少量
除杂
加入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D
的混合溶液
分离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A.A B. B C. C D. D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铁比铝更加耐腐蚀
C.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中一定不含氧气
D.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一定减小
20.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常见的碱
纯碱、氨水、火碱
B
挥发性酸
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
C
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D
有机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
 
A.A B. B C. C D. D
2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煮沸,杀菌消毒 B. 霉变大米,清洗食用
B.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D. 食品防腐,硫磺熏蒸
2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检查气密性B.乙:加入锌粒
C.丙:产生氢气D.丁:收集氢气

6.多选题(共3题)

23.
已知右下图为模拟和气处理并得到轻质的主要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净化时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为了充分吸收
B.净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沉淀时应先通入后,再通入,有利于的生成
D.由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可知,溶解性:
24.
的混合溶液,先向其中滴加溶液,再滴加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呈中性
B.b~c段只发生了1个反应。
C.c点对应的沉淀有2种,
D.原混合溶液中铁、硫元素质量比是
25.
时,将等质量的分别加入到各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复到,现象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
B.甲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C.将甲、乙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一定有固体剩余
D.若将甲、乙的温度从升高到,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7.填空题(共4题)

26.
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按其一定比例熔合后冷却可得到储氢合金材料。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图中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
27.
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生成红褐色固体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②方程式中的配平系数为4.
28.
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水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缺少___________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4)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
29.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 明矾    B 硝酸   C 洗洁精    D 熟石灰 E 硫酸 F 食盐 G 维生素    H 硝酸铵
(1)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作乳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
(3)铅蓄电池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_____.
(4)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可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蔬菜,水果中富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30.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选序号)和收集装置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________,可用装置E收集,理由是_______.
(4)实验室用和稀反应制取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2道)

    综合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7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