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 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 CaSO3。
(方案设计)根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 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容易形成酸雨,试写出酸雨的一种危害_____,乙 同学认为是 SO2,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 a 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B 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A 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B 装置中表面含 CuO 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根据现象,你 认为硫酸铜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
②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 验 方案 | ![]() | ![]() | ![]() |
实 验现象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 |
结论 | 铬 与 稀 硫 酸 可 以 反应,速度较慢 |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 _____ |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____ |
(回答问题)
(1)将上表中三处划横线的位置填上适当的内容。
(2)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小东提出用硫酸铝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
(5)上述实验用了四种药品,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____。
(6)实验发现,相等浓度的盐酸和硫酸,盐酸和铝反应的速率比硫酸快得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_,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_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1)写出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天然气属于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分析下表,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_____。
| 1g 物质完全燃烧 | |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 放出的热量/KJ | |
甲烷 | 2.75 | 56 |
碳 | 3.67 | 32 |
(3)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选一种物质填序号);
(2)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铁生锈是和空气中氧气及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用 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纳米α-Fe 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 为“双吸剂”,请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 程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4.单选题- (共10题)

A.甲、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
C.丙、乙都是氧化物 | D.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A. 三氧化二砷中含有臭氧(O3)分子
B. As2O3是由砷和氧两个元素组成
C. 青蒿素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5:22:5
D. 青蒿素中碳元素含量最高
A.+1 B. +2 C. +3 D. +4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
D.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 |
A.不易生锈 | B.强度高 | C.密度小 | D.导电性好 |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
B.t1℃时甲、乙、丙三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
D.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
5.选择题- (共4题)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请回答: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请回答: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请回答:
6.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