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普阅读题- (共1题)
1.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
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 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2H2C2O4
2ClO2↑+ 2CO2↑ + K2C2O4+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
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 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2H2C2O4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
2.计算题- (共1题)
2.
食品加工厂在制作馒头等面食时,经常会用到食用小苏打。与工业制取碳酸氢钠不同,食用小苏打是由纯碱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得:CO2 + H2O + Na2CO3 === 2NaHCO3。
某温度下,向121.2g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至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析出,过滤,分别得到23.96g固体和106.04 g溶液。
请计算:(1)参与反应的CO2质量。
(2)过滤后的溶液中,碳酸氢钠与水的质量比。
某温度下,向121.2g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至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析出,过滤,分别得到23.96g固体和106.04 g溶液。
请计算:(1)参与反应的CO2质量。
(2)过滤后的溶液中,碳酸氢钠与水的质量比。
3.单选题- (共6题)
3.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
4.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 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错误的是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 B.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 D.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
6.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100g水配制60℃时溶液质量为180g的甲溶液 |
B.40℃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C.升高温度可以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
D.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7.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目的 | 鉴别NaOH和CaCO3 |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 除去CaO中的CaCO3 |
方案1 | 加水溶解,看是否溶解、放热 | 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 点燃 | 加适量稀盐酸 |
方案2 | 加入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 加适量稀盐酸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加水溶解,过滤 |
A.A | B.B | C.C | D.D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8题)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为燃气,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
(3)化工厂排放的SO2可用某物质的粉末处理,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日活动主题的是____。
(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为燃气,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
(3)化工厂排放的SO2可用某物质的粉末处理,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日活动主题的是____。
|
11.
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16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2)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选填“得”或“失”),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不易得失电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1)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16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2)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选填“得”或“失”),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不易得失电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
13.
(I)(3分)下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请回答:

(1)甲装置中,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
(3)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
(II)(3分)实验室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称量的食盐质量为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III)(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研究CO2性质和燃烧条件的实验。

(1)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a、b两端分别与B、D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C中液体为浓硫酸,D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 ,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
(2)研究燃烧的条件: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b、a两端分别与B、 D装置连接,A和C的液体底部靠近导管口分别固定一小块白磷,B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B中。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液体为冷水,C中液体为 ;观察到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1)甲装置中,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
(3)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
(II)(3分)实验室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称量的食盐质量为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III)(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研究CO2性质和燃烧条件的实验。

(1)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a、b两端分别与B、D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C中液体为浓硫酸,D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 ,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
(2)研究燃烧的条件: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b、a两端分别与B、 D装置连接,A和C的液体底部靠近导管口分别固定一小块白磷,B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B中。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液体为冷水,C中液体为 ;观察到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14.
(10分)在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60%的某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发生的反应类似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用电导仪测得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好)、溶液的pH值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假设所有稀溶液的密度均为l g/cm3)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I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量较多的微粒有: ,D点所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
(3)从图II中可知: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上述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有固体析出,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I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量较多的微粒有: ,D点所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
(3)从图II中可知: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上述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有固体析出,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
(8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用没有洗净的鸡蛋壳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在相应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

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十分严密,为更好地说明问题,依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推理,需要补做的实验是: 。

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十分严密,为更好地说明问题,依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推理,需要补做的实验是: 。
16.
(4分)豆腐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主要成分如图所示。

(1)图中所列成分,从营养角度看,共分为_______类。
(2)除豆腐外,很多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下列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品是 (填字母序号)。

(3)豆腐可以补充人体每天所需的钙元素,缺钙会导致的疾病是 (填字母序号)。
A.贫血 B.龋齿 C.骨质疏松
(4)家庭制作豆腐主要有以下的过程:①打豆浆;②将豆浆与豆渣分离;③点卤;④将豆腐花与水分离;⑤压制成块。②和④中的两次分离采取的操作是 。

(1)图中所列成分,从营养角度看,共分为_______类。
(2)除豆腐外,很多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下列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品是 (填字母序号)。

(3)豆腐可以补充人体每天所需的钙元素,缺钙会导致的疾病是 (填字母序号)。
A.贫血 B.龋齿 C.骨质疏松
(4)家庭制作豆腐主要有以下的过程:①打豆浆;②将豆浆与豆渣分离;③点卤;④将豆腐花与水分离;⑤压制成块。②和④中的两次分离采取的操作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