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双语学校2019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过关训练试卷(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97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一)如图1。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 ℃的热水中。

(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4个被控制的量: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2.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本质上的不同点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C.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D.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
3.
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用来表示 3个氧分子的是(  )
A.B.
C.D.
4.
陕西西安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发放罐装空气。据介绍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下列关于压缩罐富氧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B.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
D.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
5.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
6.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D.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7.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A.B.C.D.

3.选择题(共2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填空题(共3题)

10.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
(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①下图是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

②在该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
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11.
下图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
(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把分别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和无色的氢气(H2)的集气瓶按照下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