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9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4699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推断题(共1题)

1.
苯并环己酮是合成萘()或萘的取代物的中间体。由苯并环己酮合成1-乙基萘的一种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萘的分子式为_______;苯并环己酮所含官能团是_______(填名称)。
(2)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3)步骤Ⅲ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4)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标明反应条件)。
(5)苯并环己酮用强氧化剂氧化可生成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6)1-乙基萘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萘的取代物的有_______种(不含1-乙基萘)。W也是1 -乙基萘的同分异构体,它是含一种官能团的苯的取代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W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1:2,W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7)仍以苯并环己酮为原料,上述合成路线中,只要改变其中一个步骤的反应条件和试剂,便可合成萘。完成该步骤:__________(表示方法示例:A B)。

2.工业流程(共1题)

2.
CoCl2可用于电镀,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电池前驱材料,由含钴矿(Co元素主要以Co2O3、CoO存在,还含有Fe、Si、Cu、Zn、Mn、Ni、Mg、Ca元素)制取氯化钴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焦亚硫酸钠Na2S2O5,常做食品抗氧化剂。CaF2、MgF2难溶于水。
②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
③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的pH见下表:
 
Co3+
Fe3+
Cu2+
Co2+
Fe2+
Zn2+
Mn2+
Mg2+
开始沉淀pH
0.3
2.7
5.5
7.2
7.6
7.6
8.3
9.6
完全沉淀pH
1.1
3.2
6.6
9.2
9.6
9.2
9.3
11.1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NaClO3具有氧化性,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浸取中加入Na2S2O5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1中加入NaCl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Na2CO3溶液生成滤渣2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渣3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滤液3经过多次萃取与反萃取制备CoCl2晶体
 
(6)滤液3中加入萃取剂I,然后用稀盐酸反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制备晶体CoCl2·6H2O,需在减压环境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3题)

3.
实验表明钠离子聚合物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均表现出较快的电极反应动力学,使得电池具备高功率性能。某钠离子聚合物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I-+ 2e- = I3-
C.充电时,电极A接电源负极
D.放电时,当转移0.5 mol电子,NaI溶液中增加0.5NA个Na+
4.
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苯和苯乙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
B.用溴水可以区分苯乙烯和乙苯
C.1 mol苯乙烯最多可与4 mol氢气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都为7
5.
X、Y、Z、M、G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G的单质可作水消毒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M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G的弱
B.化合物Z2M、MY2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C.ZX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Y<Z<M<G

4.实验题(共2题)

6.
氮化钙(Ca3N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遇水剧烈水解。实验室可由氮气和钙加热制得,已知:金属钙易与O2、H2O 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省略部分固定装置)。
 
(1)氮化钙中所含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_(填“共价键”或“离子键”)。
(2)球形干燥管中的干燥剂可选用碱石灰,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其作用_____________。
(3)制备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①便于观察N2的流速,② _________。
(4)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
①按图示连接好实验装置;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入药品,打开活塞K并通入N2
④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⑤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N2,使装置冷却至室温;
⑥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5)上述步骤中③和④ _______(填“能”或“不能”)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
(6)氮气不足会影响实验制得Ca3N2的纯度。为测定氮化钙的纯度,实验结束后取一定量的固体混合物于足量水中,收集到气体共6.72 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将该气体通入装有足量灼热CuO的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减轻6.4 g。则Ca3N2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注:氨气能被灼热氧化铜氧化,生成一种对环境无污染气体)
(7)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会生成大气污染物NO,下图是间接电化学法除NO,其原理如右图所示。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阴极室溶液呈酸性)__________________;吸收池中除去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某班学生用SO2与含钡试剂探究化学反应原理,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已知:Na2SO3(s)+H2SO4(浓) Na2SO4+SO2↑+H2O,三个实验小组分别利用该实验装置,将不同试剂装入B试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小组
B试管中试剂
B试管中现象
第一组
0.5mol/LBa(OH)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第二组
0.5mol/L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液面有浅红棕色气态物质产生,并逐渐逐渐消失
第三组
0.5mol/LBaCl2溶液
产生少量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第一组实验中,A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实验中,B试管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出现分歧,有同学认为白色沉淀是BaSO3。有同学认为是BaSO4。实验小组取出沉淀,继续加入足量_________,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应该是BaSO4。实验中产生BaSO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O2与新制氯水都具有漂白性,若两者同时使用则漂白能力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