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467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0

1.综合题(共2题)

1.
苯达莫司汀是一种抗癌药物。其中一种合成苯达莫司汀中间体H的路线如图:

已知:RCH== CHR’RCOOH+R’COOH
(1)C的命名是____,H中含氧官能团是___(填名称)。
(2)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C到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M是的同分异构体,M能发生银镜反应,和NaHCO3反应产生气体,M可能有___种,若分子中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则符合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是_____。
(5)请写出以和适当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
2.
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发明的。此方法具有食盐利用率高、对环境的污染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其制备中涉及如下两个反应:NaC1+H2O+CO2+NH3===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
(1)基态氯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基态氮原子最高能级上电子自旋方向均相同,这是由____规则(原理)确定的,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2)H2O、CO2、NH3三种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的是___,属于V形分子的是____。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NH3、可溶解0.8体积CO2,试解释其原因:_____。
(3)要确定Na2CO3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___,下列事实不能支持Na2CO3的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的是___(填字母)。
a.熔点为851℃    b.晶体中存在Na+、CO32-
c.可溶于水 d.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
(4)钠、氧两元素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其中一种的晶胞如下图所示(图中微粒表示相应的结构微粒),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若晶胞参数为d pm,晶胞的密度为,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___(用含d、的代数式表示)。

2.工业流程(共1题)

3.
PbCO3广泛用于陶瓷、油漆和颜料配制等。一种由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少量FeS)和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制备PbCO3的流程如图:

已知:①“酸浸”时PbS反应的方程式为PbS+MnO2+4Cl-+4H+=== PbCl42-+Mn2++S+2H2O。PbCl2易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在盐酸中因与Cl-形成配合离子PbCl42-而增大PbCl2的溶解度.
②常温下,几种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表: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Mn(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7.5
8.8
完全沉淀的pH
2.3
9.7
10.4
 
(1)“酸浸”之前需要将方铅矿、软锰矿和氧化钠粉碎并混合均匀,其目的是____。
(2)“趁热抽滤”的目的是___。
(3)铁锰滤液中阳离子主要是Mn2+,还含少量Fe3+、Fe2+。从铁锰滤液中得到较纯锰盐溶液有两种方案:
方案甲:向滤液中加入酸化的双氧水,再加入足量MnCO3粉末,过滤得到锰盐溶液。
方案乙: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然后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充分反应;最后,加氨水调节溶液pH,过滤。
①方案甲中加入MnCO3的目的是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方案乙中“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____。
已知常温下,Ksp[Fe(OH)3]≈1.0×10-38,为了使溶液中c(Fe3+)=1.0×10-5mol·L-1,此时溶液的pH= ____。
③从操作、产品纯度角度考虑,方案____(填“甲”或”乙”)优于另一种方案。
(4)研究工业生产中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则生产中浸出过程的最佳温度是___。

(5)向氯化铅(难溶于水)产品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得到碳酸铅产品后,要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检验碳酸铅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

3.单选题(共5题)

4.
钛被誉为第三金属,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硼化钒(VB2)-空气电池的放电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以该电池为电源制备钛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OH-由阴离子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
B.Pt极反应式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
C.电解过程中,铜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D.若石墨极只收集到4.48LCl2气体,则理论上制备4.8gTi
5.
已知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在170℃的条件下制备乙烯(140℃时生成乙醚)。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有SO2,并制备1,2-二溴乙烷(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时迅速将温度升高至170℃,减少生成副产品
B.导管接口连接顺序为a→d→e→c→b→d→e→f
C.装置B中的试剂可以换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实验完毕后,采用蒸馏操作分离提纯1,2-二溴乙烷
6.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用途及原理分析都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   )
选项
物质用途
原理分析
A
液氨常作制冷剂
氨气分解生成N2和H2是吸热反应
B
聚碳酸酯料替代聚乙烯作包装材料
聚碳酸酯塑料容易降解成小分子
C
磁性氧化铁用于制造指南针
Fe2O3具有磁性
D
服用豆浆可缓解重金属中毒
重金属使蛋白质盐析
 
A.AB.BC.CD.D
7.
乳酸乙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常用于调制国香型、乳酸型食用香精,其中一条合成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是结构复杂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乳酸与NaOH反应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3H5O3Na
C.乳酸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D.乳酸乙酯能快速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8.
短周期主族元素R、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Z3溶于水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生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A所示。X和Y的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恰好能完全溶于足量水中,在其水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沉淀质量(m)与CO2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B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Y一定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B.原子半径:X>Y>Z
C.Z与X、Y均形成离子化合物D.R和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

4.实验题(共1题)

9.
五氧化二碘(I2O5)可用作氧化剂,除去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易溶于水形成碘酸,不溶于无水乙醇、乙醚、氯仿和二硫化碳。用下列装置制备五氧化二碘(加热装置及夹持装置省略)。

制备五氧化二碘的步骤如下:
步骤1:I2与KClO3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器M中,用硝酸调节pH=1~2,温度控制在80~90℃,搅拌反应1h,使反应完全。
步骤2:然后冷却至室温,析出碘酸氢钾晶体。将过滤得到的晶体加水、加热溶解,并用足量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溶液pH为10。再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晶体于118℃干燥3h,得到碘酸钾产品。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碘酸钾酸化后得碘酸(HIO3),再将碘酸在干燥空气气流中加热到200℃失水得到五氧化二碘。
(1)五氧化二碘可除去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碘单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仪器M的名称是___。
(3)步骤1中除了生成碘酸氢钾[KH(IO32]外,同时还生成氯化钾和氯气,若n(KCl):n(C12)=5: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填化学式)。
(4)反扣的漏斗N除了可以防止倒吸,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
(5)步骤2中的主要反应为KH(IO32+KOH===2KIO3+H2O,称取0.550g碘酸钾产品(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将产品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并加入足量酸化的KI溶液,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入指示剂,然后用0.1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三次实验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5.00mL。(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
①该滴定选择的指示剂是_____。
②该碘酸钾产品中碘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若装Na2S2O3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没有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则所测得产品的质量分数___(填“偏高”或“偏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