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将一根锃亮的铜丝放入无色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
(1)写出发生反应的反应现象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
(1)写出发生反应的反应现象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
2.
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瓶壁上会形成一层白色的物质其形成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要洗去它最好的方法是先用______溶解,再用______冲洗,用化学方程式_______表示该过程。
2.计算题- (共1题)
3.
某同学取回矿石样品,他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方法是:取矿石样品8g,将40g盐酸溶液分四次加入,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共产生多少克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
序号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 10 | 5.5 |
2 | 10 | 3 |
3 | 10 | 1.2 |
4 | 10 | 1.2 |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共产生多少克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下列是某种金属的部分性质。
该金属加入到稀盐酸中无气泡产生。
①试推断该金属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金属可能有的几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
③请自选化学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的化学活动性与铁比较的强弱。
颜色、状态 | 硬度 | 密度 | 熔点 | 延展性 | 导电、导热 | 耐腐蚀 |
银白色固体 | 较硬 | 4.5 g/cm3 | 高 | 好 | 好 | 好 |
该金属加入到稀盐酸中无气泡产生。
①试推断该金属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金属可能有的几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
③请自选化学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的化学活动性与铁比较的强弱。
你的猜想 | 验证方法 | 现象和结论 |
该金属的化学活动性比铁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
4.选择题- (共3题)
5.单选题- (共10题)
8.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
9.
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图①是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 |
B.图②是用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C.图③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 |
D.图④是向久置空气中已完全变质的石灰水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 |
10.
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入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潮湿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气体,试液变红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入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潮湿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气体,试液变红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3.
下列有关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生锈 |
C.钛具有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海轮的外壳 |
D.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 |
14.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是( )
A.丙>乙>甲 | B.甲>丙>乙 | C.甲>乙>丙 | D.乙>甲>丙 |
15.
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N>M |
B.生成H2的质量相等 |
C.相对原子质量:M>N |
D.消耗盐酸的质量不相等 |
16.
向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只有铜 |
B.滤渣中一定有铁 |
C.滤渣中一定有锌 |
D.滤渣中一定有铜、铁、锌 |
17.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
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
6.填空题- (共5题)
18.
在①干冰②氧化钙③氧气④水⑤碳酸钙⑥高锰酸钾等物质中(填写序号)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颜色为紫黑色的是____________,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颜色为紫黑色的是____________,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
19.
用化学式或符号表示
(1)2个氯离子________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3)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 (4)两个钙原子_____,
(1)2个氯离子________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3)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 (4)两个钙原子_____,
20.
(5分)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饮酒会使人判断能力的下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毫克,属于 驾驶。
(2)乙醇(CH3CH2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 。
(3)乙醇(CH3CH2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饮酒会使人判断能力的下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毫克,属于 驾驶。
(2)乙醇(CH3CH2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 。
(3)乙醇(CH3CH2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1.
我国西汉时期就开始冶炼铜,方法是先用硫酸与氧化铜作用生成水和硫酸铜,再用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称为“湿法炼铜”,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2.
黄铜是以Zn主要元素,添加元素铜的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1)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填化学式)
(3)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 ,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溶液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1)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填化学式)
(3)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 ,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溶液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7.实验题- (共1题)
23.
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当然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______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
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______________装置。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当然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______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______________装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