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2286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

1.综合题(共3题)

1.
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常伴有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后气化的方法提纯,其除杂质过程为把杂质用热的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溶液浸泡发生反应,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Cr3+),同时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焦炭可用于制取水煤气。测得24g碳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煤气时,吸收了263.2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H1=-116kJ·mol1
①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及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B.降低反应温度
C.减小体系压强D.使用高效催化剂
②乙醇电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右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CO(g)+O2(g)=CO2(g)  △H2=-283 kJ·mol1
H2(g)+ O2(g)=H2O(g)    △H3=? kJ·mol1
1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时放出热量651kJ,则△H3=________________。
④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和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如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i)在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X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利用图中a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Z在对应温度下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4)CO2经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现有0.2moCO2,若用100mL3 mol/L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A、B、C、D、E、F是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L,其核外有两对成对电子,激发态最多有4个成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也为L,p能级上有4个电子;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积等于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E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铁原子多两个,F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3)DC4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与DC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填化学式);HBC3酸性比HBC2强,其原因是______。
(4)A、B、C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_。
(5)向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刚开始时生成绿色的E(OH)3沉淀,当氨水过量时,沉淀会溶解,生成[E(NH3)6]2+的蓝色溶液,则1mol[E(NH3)6]2+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
(6)D、Na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在如图所示晶胞结构图中黑球表示Na的位置,白球表示D的位置,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n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晶胞的密度ρ=________g/cm3(用含n、NA的计算式表示)。
3.
某实验小组以粗镍(含少量Fe和Cr杂质)为原料制备Ni(NH3)6Cl2,并测定相关组分的含量。制备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①部分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离子浓度为0.1 mol·L-1计算)如下表所示:
离子
Fe3+
Cr3+
Ni2+
开始沉淀pH
1.5
4.3
6.9
完全沉淀pH
2.8
5.6
8.9
 
②Ni(OH)2为绿色难溶物。Ni(NH3)6(NO3)2、Ni(NH3)6Cl2均为可溶于水的蓝紫色晶体,水溶液均显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需要配制3.0mol·L-1稀硝酸250mL,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a)中Ni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首先加入试 剂X调节溶液的pH约为6,过滤后再继续加入X调节pH以得到绿色沉淀。
①调节pH约为6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H2SO4 B. Ni(OH)2 C. NaOH D. Fe2O3     E. NiO
(4)NH3含量的测定
i. 用电子天平称量m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25mL水溶解后加入3.00mL 6 mol/L盐酸,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消耗0.500 0 mol·L-1NaOH标准溶液V1mL;
ii. 空白试验:不加入样品重复实验i,消耗NaOH标准溶液V2mL。
NH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V1 ,V2表示)
②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下列措施能进一步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有____________(填标号)。
A. 适当提高称量产品的质量 B. 用H2SO4溶液替代盐酸
C. 用酚酞替代甲基橙   D. 进行平行实验
(5)为测定Cl的含量,请补充完整下述实验方案。
称量m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25mL水溶解,________________,滴入2~3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读数,重复操作2~3次。

2.推断题(共1题)

4.
有机物W用作调香剂、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中间体等,制备W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3)D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N是A的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分子式C9H10O2的有机物,其结构中含有苯环且可以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7)参照有机物W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M为起始原料制备F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4题)

5.
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 O2=CH3COOH + 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
B.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消耗2.24 L氧气
C.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 - 4e- + H2O==CH3COOH + 4H+
6.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B.电解制氯气和氢气
C.分离CCl4和水
D.中和热的测定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C.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厨房中用的食盐、食醋都是电解质
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
C.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石油的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取Na、Mg、Al三种金属

4.实验题(共1题)

9.
(15分)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了分析某AlN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 AlN的含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上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__________  ,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3)若去掉装置B,则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由于上述装置还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
(方案2)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

(4)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③的操作是 。A1N的纯度是 (用m1、m2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