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大田一中高一暑假作业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47718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2/7/16

1.综合题(共5题)

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南疆铁路已全线开通,此线东起 ,西至南疆重镇 ,全长1446.371千米,该线26个车站全部实现太阳能供热。
(2)某车站(80”E,40ºN)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太阳光能,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图12—20中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合理的是

(3)分析南疆铁路的区位优势。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 西藏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但还远远满足不了西藏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材料2 西藏的煤和石油资源都不是很多,农牧民平常取暖做饭都是靠烧牛粪和一点儿柴草,能量低,致使草原破坏。随着农牧民生活范围的扩大,人口迅速增长,如不及时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就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材料3 青藏高原的冻土问题从50年代就开始研究,现在已经掌握了可靠的技术解决
这一难题,像南疆铁路就成功地经过了一段冻土地带。
材料4 当国家决定在“十五”期间续建青藏铁路格拉段时,广大藏胞很感谢。
其实早在 20世纪 50年代,铁道部已对线路进行了勘探,并草拟了三条路线方案,3个方案对比如下:

材料5 进藏铁路线路方案示意图

(1)从材料1可知,建设青藏铁路有利于促进西藏 的发展;从材料2可知,建设青藏铁路有利干对  的保护。
(2)从材料3可知, 是建设铁路的可靠保证。从材料1至4可知,在现代铁路建设中,     因素对铁路区位远作起决定性影响。从材料4和材料5可知,在铁路具体选线时
    因素仍很重要。
(3)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均小于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原因是   
(4)西藏目前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邻省又有丰富的煤、石油,为什么农民仍以柴草为主要生活用能
A.因为西藏森林、草场资源主富
B.藏民不习惯使用煤炭、石油燃料
C.公路运输输入煤炭、石油运量小,运价高
D.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大气环境
3.
读美国农业专业化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将图中字母与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用线连接。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2)图中牛奶-蔬菜带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其中果、蔬、花卉在东南部生产,然后供应东北地区,更体现了 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的扩展,这只有在 的条件下,才得以实现。
(3)简述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4.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反映工业分散和集聚的两类布局形式。美国某汽车公司为开拓市场,在欧洲建有小轿车的多个零部件厂和3个整车厂,甲图是“小轿车的生产联系网络示意图”。乙图的香水瓶生产中心,位于布笛勒河谷地。15世纪以来,在水、砂原料和植物燃料的基础上,那里发展了玻璃香水瓶制造业。至今集聚了43个公司,从事制模、制瓶、磨砂、涂色等专业化生产。他们协作生产的香水瓶75%出口到世界各地。根据下图和上述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整车厂所在3个国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香水瓶生产中心所在的国家是________。
(2)汽车的零部件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因此其生产可以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以下产品中,其零部件生产布局有类似分散特征的是(  )
A.服装 B.飞机 C.二胡 D.沙发
(3)多个企业集聚,协作生产香水瓶,有利于同行面对面地技术交流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以满足香水瓶生产技术快速创新的需要。在以下产品中,其生产企业的布局应有类似集聚特征的是(  )
A.瓷花瓶  B.洗发水
C.塑料袋  D.啤酒瓶
(4)关于分散:除零部件生产标准化外,接近消费人群和接近原料地也是分散布局的原因。从总体上说,跨国公司将其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布局有利于________生产成本,________产品市场。
(5)关于集聚:发达区域往往控制了某一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专业化分工、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产业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________。
5.
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中箭头所示为盛行风向)(共10分)

A.水泥厂
B.印染厂
C.电镀厂
D.火电厂
 
E.服装加工厂 F.菜地   G.农田
(1)图中有两处区位选择不合理的地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因为  
不合理,因为  
(2)从不同类型的农业,单位面积的产值不同,所需土地面积的大小不同等方面考虑,F和G布局是否合理: ,理由是  

2.选择题(共4题)

6.

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                                                                        

7.

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                                                                        

8.

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