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小题1】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3】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 )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水南调 | B.沿线需逐级抽水 |
C.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 | D.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 |
A.位于碛上游 | 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
C.碛可抬升黄河古渡水位 | D.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 |
A.农业景观 | B.地质成因 | C.汛期长短 | D.径流量季节变化 |
2.
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2】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小题3】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
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 |
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
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A.地形 | B.气候 | C.土壤 | D.水源 |
A.尼罗河断流 | B.灌区土地盐碱化 |
C.降水量增加 | D.河流含沙量增加 |
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5年4月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
【小题2】为了防止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

【小题1】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
A.邻近大中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
B.拥有货运港口,利于对外贸易 |
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 |
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 |
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 |
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 |
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 |
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 |
4.
下表表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的面积和区域密度指标。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造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密度指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备注规模城市是指人口数量在50万及以上的城市,城镇人口密度是指区内每平方千米的城镇人口数量。
【小题1】表中数据表明( )A.“长三角”城市化水平最高 | B.“珠三角”规模城市数量最多 |
C.“珠三角”城镇用地面积最大 | D.京津冀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最大 |
A.区域人口规模差异 | B.区域内、外部交通条件差异 |
C.区域自然条件差异 | D.中心城市辐射效应强弱差异 |
5.
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将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海外美国企业将生产线搬回美国。目前美国“流失”在海外的制造企业正在加速“回流”。下图为美国制造业人数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海外制造企业回流美国的主要障碍是
【小题2】与美国海外制造企业加速“回流”的原因无明显关联的是
【小题3】应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

【小题1】影响海外制造企业回流美国的主要障碍是
A.制造业生产力下降 | B.远离消费市场 |
C.资金不足 | D.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不足 |
A.运输成本增加 | B.海外地区工资上涨 |
C.本国政策的支持 | D.国外市场的保护政策 |
A.进口美国产品,替代国内制造品 | B.加大政策支持,留住美资企业 |
C.研发创新,占据制造业高端链条 | D.扩大产能,保持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 |
6.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是我国首条1 000千伏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读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皖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 )
【小题2】该工程有利于淮南( )

【小题1】皖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淮南资源浪费状况 | B.加快当地重工业发展 |
C.加强区际联系 | D.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A.减轻环境污染 | B.促进经济发展 |
C.科技水平的提高 | D.彻底解决交通运输压力 |
7.
读我国A、B两地2014年部分统计数据表,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优势是( )
【小题2】AB两区域进行经济合作,由A流向B的是( )


【小题1】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优势是( )
A.劳动力素质高 | B.产业结构成熟 |
C.人均耕地面积大 | D.经济发达 |
A.技术 | B.原料 |
C.劳动力 | D.燃料 |
8.
河南三门峡市、陕西渭南市和山西的运城市、临汾市,共同构成了一个三角区域,这片拥有5.8万平方公里土地、承载1700万人口的区域,能源、矿产、农业和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被称作“金三角”。由于受行政边界分割的影响,该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受到制约。2014年3月,国务院批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对“金三角”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下图示意黄河“金三角”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金三角”四市区域合作的前提是
【小题2】国务院批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主要意义是
①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 ②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发展
③推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 ④承接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小题1】黄河“金三角”四市区域合作的前提是
A.空间上相互毗邻,自然条件相近 | B.资源结构相同,类型齐全 |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互补性强 | D.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优良 |
①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 ②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发展
③推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 ④承接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9.
【小题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小题2】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小题3】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成本 |
B.能源资源 |
C.环境承载力 |
D.市场需求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 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 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