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考点分类练习卷:农业

适用年级:
试卷号:245169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1

1.单选题(共11题)

1.

   蔓越莓生长在寒冷的湿地中。智利蔓越莓4月前后果实成熟,加工成蔓越莓干口味纯正,品质稳定,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我国正在致力于打造“东方蔓越莓之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蔓越莓适合引种到我国的(  )
A.三江平原B.黄河三角洲C.滇南谷地D.吐鲁番盆地
【小题2】智利蔓越莓(  )
A.生长在地中海气候区B.收获期正值长江丰水期
C.加工厂靠近原料产地D.大量鲜果海运出口我国
2.

   “田家少闲月,五月(农历,阳历为6月左右)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节选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今西安市西)时所写的一首诗。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依据诗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为我国红壤主要分布区B.正值小暑至大暑期间,盛行南风
C.“小麦”为该地粮食作物冬小麦D.该月昼短夜长,每日劳作时间渐长
【小题2】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主要原因是
A.南冈气温低,蒸发弱,利于作物生长
B.南冈位于亚热带,作物受冻害威胁小
C.南冈为背风坡,焚风效应利于作物越冬
D.南冈为向阳坡,光热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3.
夜雨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其多少常用夜雨表示,夜雨率是指20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总和占一天中降雨量的百分比,下图为青海省6-9月平均夜雨率的空间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甲地夜雨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夜雨量大
B.位置偏东,受夏季风影响较显著,夜雨量大
C.地处高原,夜晚降水量较白天小,夜雨量小
D.临近河流,白天水汽较夜晚充足,夜雨量小
【小题3】【小题4】夜雨率高有利于该地
A.棉花的生长发育B.地表水下渗量减少
C.土壤水分含量增加D.地质灾害频次减少
4.

   梯田是在人们在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田地。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梯田生态结构示意图,该地崇山峻岭,梯田修筑在坡度 15°至 75°之间的山坡上,最高级数达 3000级,是当地居民世世代代不断修建留下的杰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达 130 多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时,须首先改变(   )
A.地形B.水源C.植被D.土壤
【小题2】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生物D.人类活动
【小题3】当地种植多种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垂直差异显著B.水热条件优越
C.水稻育种经验丰富D.市场需求多样
5.

   甘蔗是主要糖料作物,喜温、喜光、喜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超过台湾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1993年之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广西蔗区的甘蔗生产以个体种植为主,收割靠手砍、肩扛,与世界第一产糖大国巴西相比,广西甘蔗的生产成本要高出许多,2012年以来广西甘蕉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糖业中心由广东转移到广西的原因是广西比广东
①水热条件更好 ②土地租金更低 ③平原面积更广 ④劳动力更廉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①种植成本上升 ②收购价格提高 ③种植业结构调整 ④蔗糖进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下列有关广西甘蔗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A.推进土地流转B.扩大种植面积
C.培育高产品种D.提高机械化水平
6.

   “海水稻”是指能够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水稻。稻米呈胭脂红色,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具有基本不需要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的独特生长习性。有专家设想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出“海水稻”新品种,其灌溉种植的耐盐率提高不低于1%(用淡水稀释海水),产量达200~ 300公斤/亩。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海水稻”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政策C.科技D.环境
【小题2】将来可以重点开发“海水稻”地区是
A.长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C.云贵高原D.黄淮海平原
【小题3】“海水稻”并非新鲜事物,推广它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成本高B.品质差C.产量低D.机械化程度低
7.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央视新闻友提问智利总统:从智利进口的车厘子价格能不能便宜些?中国是车厘子进口大国,其中智利是最大来源国,占据中国进口总量的80%以上,车厘子抗寒力弱,喜温暖而润湿的气候,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5-16℃的地方栽培。

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目前,吴忠超市智利车厘子售价近百元每斤,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是
A.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
B.空运冷藏运输,运输成本高
C.进口产品,收取高额关税
D.高端商品,供应不足
【小题2】智利是南半球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出口优质水果,智利的水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原因包括
①位于南半球,可向北半球市场提供反季节供应
②经度东西跨度大,水热组合差异大,水果种类丰富
③地形、气候复杂多样,水果生产期错开,保障一年中各季均有水果出口
④周围的山地、沙漠、海洋形成天然屏障,有效阻止外来病虫害侵入,水果品质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关于智利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它拥有非常丰富的矿、林、水产资源
C.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夏季凉爽多雨雾,冬季高温干燥
D.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由于盛行上升气流成为最干旱的地方之
8.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受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如附图),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培植蔬菜的时间一般在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小题2】该培植技术将土壤层架起来的目的是
A.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B.避开温度过低的地面
C.充分利用大棚的空间D.增加蔬菜的采光面积
【小题3】该地区虽然修建了许多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但依然远远无法满足当地的需求,其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土壤B.水分C.光照D.热量
9.
2016年,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周期。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B.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充足
C.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D.技术成熟,种植经验丰富
【小题3】【小题4】西南地区
A.冬作马铃薯比小春马铃薯种植区的海拔高
B.早春马铃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低热河谷
C.早春马铃薯比大春马铃薯种植区的海拔低
D.秋作马铃薯所在种植区只能一年一熟
【小题5】【小题6】与图中大春马铃薯种植条件最接近的是
A.松嫩平原B.成都平原C.太湖平原D.珠江三角洲
10.
“套种”是在前手作物生长后期的行间,精种或移栽后季作物,使生长周期较长的农作物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得以成熟。“间作”是在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成分管相间种植不同农作物,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生产实践中,两种方式经常结合使用,形成“间作一一套种”模式,是传统种植业常用的一项增产措施,但近年来采用的越来越少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套种“可显著提高
A.劳动生产率B.耕地的肥力C.农作物熟制D.农产品品质
【小题2】最能体现对气候资源充分利用的间作搭配模式是
A.株型”一高一缕”B.根系“-深一线”C.播种“”一早一晚”D.需水“多一少”
【小题3】近年来,“同作套种”模式在我国农村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A.农业劳动力不足B.农作物种类减少C.农产品供过于求D.机械化生产不便
11.
下图为1980~2010年中国6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基尼系数越高,表明种植业的地理集聚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棉花种植一直保持较高集聚度,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农业技术B.自然资源禀赋C.农业对外开放D.城镇化
【小题2】1980年—1990年,集聚度增长最快的是:
A.粮食B.油料C.糖料D.蔬菜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输成本降低是影响种植业集聚的关键性因素
B.1990年-2000年,棉花生产地理集聚程度显著增强
C.水果生产的地理集聚程度无变化
D.城镇化发展不利于种植业集聚度提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