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贵州省地形图,下右图为贵阳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乌江的水文特征。
(2)贵州虽地处南方湿润区却严重缺水,其自然原因有哪些?
(3)分析石漠化带来的危害。

(1)阴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东西向延伸山脉,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其都是南北的重要界线。阴山南北农业活动的差异和成因是什么?
(2)在我国南部,和阴山主体走向较类似的是南岭,但南岭自然环境南北差异并不明显,试举例说明。
材料一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二 珠江流域图。

(1)说明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4)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2.单选题- (共12题)

【小题1】①②③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分别别是( )
A.吸烟除尘;美化环境;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
B.美化环境、绿化平原;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
C.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抵御海风海浪 |
D.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
A.主要为干旱和半干旱区 | B.位于我国的非季风气候区 |
C.景观主要以荒漠为主 | D.全部是内流河 |
A.地形平坦,平原为主 | B.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
C.纬度较低,光照充足 | D.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

【小题1】比较两幅图可知,关于20世纪90年代该省焦化企业情况的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规模小 | B.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捧放量大,污染点多 |
C.分散、数量多 | D.产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
A.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
B.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捧放量 |
C.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
D.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产业园区环境治理 |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图中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
B.各区域间有明确的界线 |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
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
A.“黄色中国”——龙舟竞渡 |
B.“金色中国”——大漠驼铃 |
C.“绿色中国”——四季常青 |
D.“银色中国”——雪山连绵 |
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③夏季土壤盐碱化严重
④土壤板结与酸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 |
B.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时易破坏生态环境 |
C.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 |
D.水坝只有发电功能,防洪、航运、供水功能不明显 |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近二十年,贵州省经济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 B.原材料充足 |
C.国家政策 | D.劳动力素质高 |
A.露天矿表土剥离造成土地沙漠化 |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非洲的刚果盆地是地球上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之一,目前该地雨林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森林砍伐可能导致刚果盆地气温上升0.7℃,将使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加剧5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③⑤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 |

【小题1】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 )
A.①——第30天 | B.②——第75天 |
C.③——第100天 | D.④——第130天 |
A.用来预测引起火灾的原因 |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 D.及时探知火灾地点和范围 |

【小题1】若在汉江乙水库以上河段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甲区域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 B.乙水库库容逐渐减小 |
C.汉江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 D.汉江下游雨季地下水位下降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 B.从乙区域向甲区域移民 |
C.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 | D.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南地区 | B.东南沿海地区 |
C.长江中下游地区 | D.南方丘陵地区 |
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
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
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
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植树造林 | B.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 |
C.实施农业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 | D.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

【小题1】关于A、C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A、C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横断山脉 |
B.A区域内部植被由南向北基本上是“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更替 |
C.C区域存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不存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 |
D.A、C区域太阳辐射能都比较丰富 |
A.B、D区域之间的界线之一的①处山脉是秦岭山脉 |
B.B区域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粮食作物是冬小麦 |
C.D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
D.造成B、D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基础因素是热量 |

【小题1】与该地区绿洲荒漠化成因无关的是( )
A.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 B.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
C.干旱少雨,蒸发量大 | D.钢铁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
A.城镇均分布在河流沿岸 | B.城镇多分布在河流下游 |
C.山前冲积扇城镇数目较多 | D.河流全部为季节性河流 |
A.交通不便 | B.多流动性沙丘 |
C.人口稀少 | D.荒漠化面积广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