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距今 5.6 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 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 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 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 2020 年,“试验区” 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下左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
(2)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3)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核桃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经济价值高,根系广大,喜光,不耐湿热气候环境。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新疆和田是著名的“核桃之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有纸皮核桃早熟核桃等多个品种,年产量全国总产量的11%,被国家列为名优核桃商品基地县。2016年,和田县成立核桃产业协会,协调推进"龙头企业+协会+种植户”产业化模式,对核桃种植农民提供技术培训,统一收购产品和开展品牌化推广,同时开展核桃产品深加工,促进了和田县核桃种植产业快速发展,帮助区域农民脱贫致富。

(1)简析新疆和田成为“核桃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推进“龙头企业+协会+种植户”产业化模式对和田核桃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有人建议和田大规模发展核桃种植。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宜宾市(28.80N, 104.60E)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岷江和金沙江交汇处,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当地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利用稻米、糯米、高粱、玉米等粮食和优质水源酿造白酒,已形成以白酒生产为主的产业体系,被誉为“中国酒都”。近年来,当地依托志诚港,大力推进临港工业区建设。伴随临港工业区的建设,城区造纸、化工及相关产业逐渐在此聚集。
(1)从原料角度分析宜宾成为“中国酒都”的有利条件。(2)简析宜宾市白酒酿造厂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
(3)简述造纸、化工及相关产业逐渐在临港工业区集聚的优点。
2018年3月,芬兰和挪威政府正式宣布在北极圈内修建-条连接挪威北部港口城市希尔克内斯与芬兰的洛瓦涅米的“北极铁路”,(见下图)。因复杂的地形、恶劣的气候以及穿越茫茫原始森林和北极冻土等自然条件限制,北极铁路建设造价昂贵、建设难度大,预计2030年才可投入运营。该铁路通过芬兰南方铁路网将欧洲大陆与北冰洋连接起来,再经由北冰洋东北航线与东北亚联通,成为“北极丝路”。“北极丝路”比苏伊士航线缩短近5000海里,比好望角航线缩短8000海里以上。

(1)简述“北极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恶劣自然条件。
(2)说明“北极铁路”建成对希尔克内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从经济腹地产业规模及运输条件方面回答)。
(3)简述与传统海洋航线相比,“北极丝路”航线的优势和劣势。
2.单选题- (共18题)
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富集,使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西部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80年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推测在19世纪末,图示①②③④水域中最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A.退田还湖使湖泊面积扩大 | B.修建水闸使水体不易排出 |
C.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增加 | D.全球变暖使区域气温升高 |
A.公平性原则 | B.共同性原则 |
C.持续性原则 | D.统一性原则 |
丹麦的农业范畴,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个环节。19世纪以前,丹麦一直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农业,之后转向以饲料产业、畜牧业为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在丹麦从事农业劳动的人被称为“农业工人”,因为他们
A.还从事农产品加工 | B.农闲时进城务工 |
C.收入比农民高 | D.文化水平高 |
A.地形平坦开阔 | B.气候温凉湿润 |
C.土壤深厚肥沃 | D.畜牧经验丰富 |
A.机械化程度高 | B.农业效益低 |
C.人口外迁 | D.城市化速度快 |

【小题1】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A.1月降水甲比乙多 | 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 |
C.7月气温甲比乙低 | 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 |
A.西北风的影响 | B.副极地低压控制 |
C.沿岸暖流影响 | D.盛行西风的控制 |
下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
A.70 | B.80 | C.90 | D.100 |
A.1月22日 | B.2月22日 | C.4月22日 | D.5月22日 |

【小题1】图中甲地天气系统及气流运动分别是
A.气旋,顺时针辐散 | B.反气旋,顺时针辐合 |
C.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 | D.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 |
A.甲地电闪雷鸣 | B.乙地北风劲吹 |
C.丙地风雨交加 | D.丁地阴雨连绵 |

【小题1】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 B.地方性分异规律 |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A.热量 | B.光照 | C.降水 | D.土壤 |
古代御寒保暖条件差,在北方地区,人们对天寒地冻滋生恐惧感,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用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
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 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 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 B.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 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km,大陆边缘的地売一般属于陆売性质,但厚度往往小于大陆内部的地売,有宽有窄。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和C图)两大类。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山脉属于B类大陆边缘类型中边缘山脉的是
A.阿特拉斯山脉 | B.西高止山脉 |
C.安第斯山脉 | 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
A.洋売与陆壳碰撞挤压 | B.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 |
C.洋売与洋壳碰撞挤压 | D.洋壳与洋壳张裂分离 |
【小题1】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康资金雄厚 B. 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C. 南康木材丰富 D. 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
【小题2】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A. 组建企业集团 B. 挖掘本地市场
C. 加大宣传力度 D. 增加木材进口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与人口年龄结构(0~14 岁、15~59 岁、60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表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社会负担日益加重 | B.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 |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降低 | D.0-1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显著提高 |
一个地区常住人口(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和户籍人口(获得该地户口人口)的差异能够反映地区人口流动状况。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率与户籍人口老龄化率之差(单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2010年以人口外迁为主的省份有
A.贵州、浙江 | B.上海、江苏 |
C.四川、安徽 | D.福建、陕西 |
A.老龄化严重 | B.人口流动小 |
C.人口总量大 | D.迁入人口多 |
A.社会福利优越 | B.生育政策影响 |
C.外来务工人口多 | D.人口大量外迁 |
下表是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下图为中心地服务范围图。根据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A.A>B<C | B.A<B<C | C.A>B>C | D.A<B>C |
A.B1 | B.B6 | C.C6 | D.A |

【小题1】两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E-工业用地-⑤ | B.F-工业用地-⑥ |
C.G-居住用地-⑦ | D.G-商业用地-⑤ |
A.①建高级住宅区 | B.②建旅游度假村 |
C.③建大型化工园区 | D.④建污水处理厂 |

【小题1】①地区与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与乳畜业 | B.混合农业与季风水田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与混合农业 | D.乳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 |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中央大平原 | D.墨累——达令盆地 |
荷兰在鹿特丹港附近海域建造了世界首个漂浮的“漂浮农场”,吃水深度约1.5米,有走廊与陆地连接。该“漂浮农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其他四面为透明玻璃墙。上层为奶牛放养区,下层有牧草区(通过无土栽培及LED照明控温种植)、牛奶生产区、牛排泄物处理区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影响该“漂浮农场”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海域水深 | B.科技水平 |
C.气候条件 | D.市场需求 |
A.节省劳动力 | B.保护海洋环境 |
C.缓解土地紧张 | D.应对全球变暖 |
A.生产成本较低 | B.受自然环境制约小 |
C.产品质量优良 | D.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

【小题1】图中该资源调入地位于
A.东北地区 | B.东部地区 |
C.中部地区 | D.西部地区 |
A.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
B.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
C.减轻中部地区土地盐碱化状况 |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