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280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8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

材料一:火电、钢铁、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耗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大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农业损失,在印度由于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材料二:下表是某校兴趣小组收集到的安徽省5个酸雨观测站某月降水状况及酸雨监测数据。


(1)简要解释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
(2)说明为减缓“烹煮地球”应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二表中信息,说出该月降水岀现酸雨频率最高、最低的城市,并分析其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控制酸雨?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伴随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材料二   我国 2009-2015 年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和财政养老补贴示意图。


材料三 贵州省某山村原有居民 208 人,人们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过着清贫的生活。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村民陆续外出打工、经商,逐渐迁出了大山。如今, 山村里只剩下 2 位 80 多岁的老人和一条狗。

(1)从年龄结构的角度出发,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请你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提出几条建议。
3.
长江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材料二 德清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人口49.2万(2010年),有铁路、高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12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0∶57.2∶35.8。
(1)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
(2)据图,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分析城市等级高低之间的差异。
(3)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就地城市化的区位条件。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啤酒花生长适宜气温为14〜25尤,属于长日照植物。德国南部多瑙河谷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花种植区。德国啤酒生产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慕尼黑则是德国啤酒最具代表的城市,与啤酒制造相关的印刷、包装、机械、物流等众多企业在这里集聚,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啤酒产地。


(1)分析多瑙河谷地种植啤酒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慕尼黑成为世界上著名啤酒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3)请简要说明与啤酒生产相关的企业在慕尼黑高度集聚的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5.
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史前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
【小题2】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数量的下降B.科技的进步
C.环境质量的改善D.资源质量的提高
6.

   下表为某国历史上不同年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甲、乙、丙、丁四个年份人口变动的情况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一般规律。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
C.乙、甲、丙、丁D.甲、丙、乙、丁
【小题2】该国家所在的地区或大洲可能是
A.南美洲B.非洲C.东南亚D.大洋洲
7.

   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2018年户籍人口约30万。上世纪80年代起,化隆人凭借精湛的拉面手艺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常年在外的从业人员超过10万,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化隆人迁往我国东部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政策因素C.婚姻家庭D.经济因素
【小题2】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市可以缓解
A.化隆县的人地矛盾B.化隆县的留守儿童问题
C.东部城市的就业压力D.东部城市的环境压力
8.
读“木桶效应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木桶效应”原理,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图中决定环境承载为的是
A.土地资源B.森林资源C.矿产资源D.水资源
【小题2】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提高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③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④实行计划生育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9.

   下图为“我国某集中团块式城市现状规划范围图”,M和N代表了不同的功能分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M用地代表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B.商业区C.公共绿地D.居住区
【小题2】该城市拟建设一个大型工业园区,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合适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0.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城市化进程位于b阶段的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中国D.德国
【小题2】在c阶段
A.城市化水平增速快B.出现郊区城市化
C.大城市人口数量可能减少D.市中心人口密度最大
11.

   位于东非高原的肯尼亚,为世界第三大花卉出口国,近20年来一直是欧盟市场最大的花卉供应国。鲜花从采摘、包装到运输,36个小时就能抵达荷兰的鲜花拍卖市场和其他主要欧洲超市。肯尼亚出口的鲜花75%是玫瑰,每年的6〜9月是肯尼亚鲜花销售的淡季。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欧洲相比,肯尼亚鲜花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①气温年较差小 ②光照热量充足
③劳动力价格低廉    ④技术水平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将鲜花从肯尼亚运往荷兰,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航空运输C.铁路运输D.海洋运输
12.
读某类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力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Ⅰ、Ⅱ、Ⅲ时期,影响该类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原料一交通一燃料B.交通一燃料一市场
C.原料一燃料一市场D.燃料一原料一市场
【小题2】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A.钢铁工业B.制糖工业
C.普通服装加工业D.生物制药工业
13.
下图是“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关于该农业地域的正确叙述是
A.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
B.小麦种植业和牧牛业混合经营
C.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强
D.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低
14.

   河南省安阳市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既有较早修建的京广铁路线、107国道线从中穿过,也有近年来修建的京珠澳高速公路和京广高铁线从东部经过,这些交通线路对安阳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区域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图为河南省安阳市主要交通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推测安阳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体方向是
A.向东发展B.向西发展C.向南发展D.向北发展
【小题2】京广高铁线对安阳市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①提高了区域的城市等级    ②推进城市化进程
③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④扩大了城市的行政范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
西安某中学教师2019年1月11日收到来自新疆的儀饼,同办公室的教师品尝了美味,共同感慨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吃到新疆的镶饼和北京的烤鸭,这得益于地域联系的不断发展,下列地域联系类型中最可能没有参与此过程的是
A.邮政通信B.国际贸易C.交通运输D.电信通信
16.
片面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的观点,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资源观B.环境观C.发展观D.消费观
17.
读我国某地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云贵高原B.太湖平原C.珠江三角洲D.黄土高原
【小题2】该生产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18.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
B.产品流、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
C.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
D.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
【小题2】该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
A.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B.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
C.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D.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