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05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5

1.单选题(共5题)

1.
汽车拖着一拖车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拖车突然与汽车脱钩,而汽车的牵引力不变,汽车和拖车各自受到的阻力不变,在拖车停车前( )
A.汽车和拖车的总动量减少B.汽车和拖车的总动量不变
C.汽车和拖车的总动能减少D.汽车和拖车的总动能不变
2.
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质点b的加速度在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 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0 cm,此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零
C.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 s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上方,并向上做减速运动
D.若该波所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为4m,则不能产生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
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s时的波形图,已知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晚0.5s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A.a<x<bB.b <x <cC.c<x<dD.d<x <e
4.
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灯泡L及理想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其中,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通过触头P1可调,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通过触头P2可调,当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为U1的正弦式交流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仅向下移动P1,则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B.如果仅向下移动P2,则灯泡L变亮,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C.如果同时向下移动P1P2,则灯泡L的亮度可能不变
D.如果仅向下移动P2,则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功率都变大
5.
交流发电机线圈电阻r=1 Ω,用电器电阻R=9 Ω,电压表示数为9 V,如图所示,那么该交流发电机(  )
A.电动势的峰值为10 V[来源:学#科#网]
B.电动势的有效值为9 V
C.交流发电机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电动势的瞬时值为
D.交流发电机线圈自中性面转过90°的过程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2.多选题(共4题)

6.
某电场是由平面内两个相同的点电荷产生的,其中一个点电荷固定不动且到P点的距离为d,另一个点电荷以恒定的速率在该平面内绕P点做匀速圆周运动,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AC段与CE段关于直线t=t0对称,若撤去运动点电荷,测得P点场强大小为E0,已知EA=EE=E0EB=ED=E0EC=0,静电力常量为k,不考虑磁场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d
B..运动电荷的速率为
C.0~时间内,运动电荷的位移大小为
D.0~时间内,运动电荷的位移大小为d
7.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长度为L的木板静止地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金属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恰能滑至木板的右端并与木板相对静止,金属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现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的两段(1和2)后紧挨着放在此水平面上,让金属块仍以相同的初速度v0由木板的左端开始滑动,
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金属块仍能滑到木板2的右端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
B.图甲中,金属块最终的速率大于图乙中金属块最终的速率
C.图甲所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于图乙所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D.图甲中,金属块开始滑上木板到刚好达到稳定状态所用的时间大于图乙中金属块开始滑上木板到刚好达到稳定状态所用的时间
8.
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m,b点在a点的右方,如图所示。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向最大值时,b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s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达到负向最大值,则这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
A.m/sB.m/s
C.6m/sD.14m/s
9.
如图甲所示,倾角300、上侧接有R=1Ω的定值电阻的粗糙导轨(导轨电阻忽略不计、且ab与导轨上侧相距足够远),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1 T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L=1m。一质量m=2kg,阻值r=1Ω的金属棒,在作用于棒中点、沿斜面且平行于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b处沿导轨向上加速运动,棒运动的速度一位移图像如图乙所示(b点为位置坐标原点)。若金属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g=10m/s2,则金属杆从起点b沿导轨向上运动x=1m的过程中(   )
A.金属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金属棒与导轨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0J
C.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0.25J
D.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荷量为1C

3.解答题(共3题)

10.
水平轨道AHBB端与半径R=0.2m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BCD相切,半圆的直径BD竖直,半径OC水平,H点左侧轨道光滑,HB间粗糙,HBL=2m,光滑轨道AB上有P、Q两个物体(可视为质点), P物体的质量mP=0.4kg,Q物体的质量mQ=0.05kg,P、Q两个物体分别与一个轻弹簧两端拴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物体Q被水平速度为v0=20m/s,质量m=0.05kg的子弹击中(打击时间极短),子弹嵌在其中,当物体P的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值时,弹簧与物体P的拴接处突然脱落(此时P尚未运动到H点),物体P运动至B点后滑上竖直轨道且没有脱离该圆弧轨道,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子弹打击物体Q后,物体Q获得的速度;
(2).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轨道HB间动摩擦因数的范围。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16 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F作用t1=2 s后撤去,撤去F后又经t2=2 s,物体与竖直墙壁相碰,若物体与墙壁作用时间t3=0.1 s,碰撞后反向弹回的速度v′=6 m/s,(g取10 m/s2).求:

(1)物体开始碰墙时的速度大小;
(2)墙壁对物体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3)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到碰撞后反向弹回的速度v′=6 m/s的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
12.
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MN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在xOy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有沿y轴负方向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第四象限有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沿平行于金属板方向射入两板间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P点垂直y轴进入第一象限,经过x轴上的A点射出电场进入磁场。已知离子过A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成45°角。求:

(1)金属板MN间的电压U
(2)离子第一次离开第四象限磁场区域的位置C(图中未画出)与坐标原点的距离OC和从PC的时间tPAC
(3)若已知OA=l, 只有第四象限磁场方向反向且大小变化,其他条件均不变,要使正离子无法运动到第二象限,则磁感应强度B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4.实验题(共2题)

13.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面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的一端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测得各计数点间距离并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A碰撞前的速度,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 kg,小车B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的测量结果可得:碰撞前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碰撞后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下图中秒表所示,则单摆的振动周期是______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填写代号)。
A.测摆长时,忘记了加上摆球的半径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D.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0次
(3)实验测得的数据后,并在图中作出T2l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右上图所示。根据图像,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m/s2。(π=3.14,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