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2054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单选题(共6题)

1.
在实数,0,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1B.2C.3D.4
2.
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4B.=±5C.=1D.=±5
3.
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
如图,在RtABC中,∠C=90°,AC=5cm,BC=12cm,∠CAB的平分线交BCD,过点DDE⊥AB于E,则DE的长为(   )
A.4B.3C.D.
5.
如图,BF=EC,∠B=∠E,请问添加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EF(  )
A.∠A=∠DB.AB=EDC.DF∥ACD.AC=DF
6.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和6cm,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A.15cmB.16cmC.17cmD.16cm或17cm

2.选择题(共1题)

7.

下列事例与相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3.填空题(共7题)

8.
比较大小:______(填“>”或“<”或“=”).
9.
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c=5,a、b满足关系式+(b﹣3)2=0,则△ABC的形状为_______三角形.
10.
如图,直线与直线交于P,则方程组的解是____.
11.
,且AB是一次函数图像上两个不同的点,当时,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
如图,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A(,3),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
1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它的底角是______________.
14.
如图,RtABC中,∠C=90°,AC=13.5,BC=9,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CN的长为___________.

4.解答题(共7题)

15.
(1)求x的值:    (2)计算:
16.
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从工作开始到加工完这批零件,两人恰好同时工作6小时,两人各自加工零件的个数y(个)与加工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请解释图中点C的实际意义;
)求出甲、乙在整个过程中的函数表达式(并注明自变量的范围);
)如果甲、乙两人完成同样数量的零件时,甲比乙少用1小时,那么此时甲、乙两人各自完成多少个零件?
17.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交y轴于点B
(1)求m的值与点B的坐标;
(2)若点C在y轴上,且使得△ABC的面积为12,请求出点C的坐标.
(3)若点Px轴上,且△ABP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18.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我们把叫做两点间的“转角距离”,记作
(1)令,O为坐标原点,则
(2)已知O为坐标原点,动点满足,请写出xy之间满足的关系式,并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所组成的图形;
(3)设是一个定点,是直线上的动点,我们把的最小值叫做到直线的“转角距离”.若到直线的“转角距离”为10,求a的值.
19.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并完成下列问题:
)此函数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
)观察图像,当时,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将直线平移后经过点,求平移后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0.
如图,在△ABC中,BDACDCEABEMN分别是BCDE的中点.
(1)求证:MNDE
(2)若BC=20,DE=12,求△MDE的面积.

21.
如图,一架长2.5m的梯子AB斜靠在墙AC上,∠C=90°,此时,梯子的底端B离墙底C的距离BC为0.7m.
(1)求此时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的高度AC;
(2)如果梯子的顶端A下滑了0.9m,那么梯子的顶端B在水平方向上向右滑动了多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7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