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8.
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宮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9.
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宮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2.多选题- (共4题)
10.
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水平横杆,横杆左端的固定斜杆与竖直方向成α角,斜杆下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同时横杆右端用一根细线悬挂相同的小球.当小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β(β≠α)保持不变.设斜杆、细线对小球的作用力分别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大小不相等 |
B.F1、F2方向相同 |
C.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tanα |
D.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tanβ |
11.
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运行的天宫一号内上了节物理课,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其一初速度,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绕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把此装置带回地球表面,仍在最低点给小球相同初速度,则( )


A.小球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B.小球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C.小球可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
D.小球一定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
12.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u=
sin(100π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上接有灯泡A、理想电感线圈L及理想电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100Hz |
B.灯泡A两端电压为55V |
C.若u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则灯泡A将变暗 |
D.若u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电压表![]() |
13.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为放射源放出的三种射线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射线1为α射线 |
B.乙图中,用紫外光灯照射与验电器相连的锌板,发现原来闭合的验电器指针张开,此时锌板和验电器均带正电 |
C.丙图为α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卢瑟福根据此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D.丁图为核反应堆示意图,它是利用了铀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
3.填空题- (共2题)
14.
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上,质量为0.4kg、速度为0.5m/s的滑块甲与质量为0.6kg、速度为0.1m/s的滑块乙迎面相撞,碰撞后滑块乙的速度大小变为0.2m/s,此时滑块甲的速度大小为 m/s,方向与它原来速度方向 。
15.
如图,蛇形摆是演示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装置。现将10个摆球由平衡位置沿x轴正方向移动相同的一小位移,然后同时释放,摆球整体看上去像舞动的蛇。从左向右,10个摆的振动周期依次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摆长最长的摆为秒摆(周期为2s),则其摆长为 m(取g=9.80m/s2,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4.解答题- (共5题)
16.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A、B两端点间距L=4m,半径R=1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于竖直平面内,下端与传送带B相切。传送带以v0=4m/s的速度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质量m=lkg的小滑块由静止放到传送带的A端,经一段时间运动到B端,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

(1)求滑块到达B端的速度;
(2)求滑块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3)仅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其他条件不变,计算说明滑块能否通过圆轨道最高点C。

(1)求滑块到达B端的速度;
(2)求滑块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3)仅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其他条件不变,计算说明滑块能否通过圆轨道最高点C。
17.
(15分)如图所示,相距L=0.4m、电阻不计的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一端与阻值R=0.15Ω的电阻相连,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质量m=0.1kg、电阻r=0.05Ω的金属棒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t=0时起棒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1m/s2沿导轨向右匀加速运动。求:

⑴t=1s时回路中的电流;
⑵t=1s时外力F大小;
⑶第1s内通过棒的电荷量。

⑴t=1s时回路中的电流;
⑵t=1s时外力F大小;
⑶第1s内通过棒的电荷量。
18.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y轴左侧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0<x<L区域内,x轴上、下方有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均为2E;在x>L的区域内有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变、方向做周期性变化.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粒子重力不计),由坐标为(-L,
)的A点静止释放.

(1)求粒子第一次通过y轴时速度的大小;
(2)求粒子第一次射入磁场时的位置坐标及速度;
(3)现控制磁场方向的变化周期和释放粒子的时刻,实现粒子能沿一定轨道做往复运动,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取值范围.


(1)求粒子第一次通过y轴时速度的大小;
(2)求粒子第一次射入磁场时的位置坐标及速度;
(3)现控制磁场方向的变化周期和释放粒子的时刻,实现粒子能沿一定轨道做往复运动,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取值范围.
19.
一静止的铀核
(原子质量为232.0372u)放出一个带电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6u)后衰变成钍核
(原子质量为228.0287u).
(1)该过程的衰变方程为 ;
(2)求该衰变过程中放出的核能(1u相当于931Me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该过程的衰变方程为 ;
(2)求该衰变过程中放出的核能(1u相当于931Me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实验题- (共1题)
21.
(8分)某小组用图示器材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器材由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计时器A和B、钢制小球和网兜组成。通过测量小球在A、B间不同位移时的平均速度,求重力加速度。

⑴实验时,应先 (选填“释放小球”或“接通光电计时器”);
⑵实验中保持A不动,沿杆向下移动B,测量A、B之间的距离h及钢球经过该距离所用时间t,经多次实验绘出h/t与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重力加速度g与图象的斜率k的关系为g=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⑶若另一小组用同样的实验装置,保持B不动,沿杆向上移动A,则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上述方法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⑷为减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可采用哪些方法? (提出一条即可)。
A.a的原长比b短 B.a的劲度系数比b大
C.a的横截面积比b大 D.弹力和弹簧长度成正比

⑴实验时,应先 (选填“释放小球”或“接通光电计时器”);
⑵实验中保持A不动,沿杆向下移动B,测量A、B之间的距离h及钢球经过该距离所用时间t,经多次实验绘出h/t与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重力加速度g与图象的斜率k的关系为g=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⑶若另一小组用同样的实验装置,保持B不动,沿杆向上移动A,则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上述方法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⑷为减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可采用哪些方法? (提出一条即可)。
A.a的原长比b短 B.a的劲度系数比b大
C.a的横截面积比b大 D.弹力和弹簧长度成正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