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19070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8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2.
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B.C.D.
3.
用配方法解方程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B.C.D.
4.
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
A.x2﹣2x=0B.x2﹣2x﹣1=0C.x2﹣2x+1 =0D.x2﹣2x+2=0
5.
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
A.在第二象限内,yx的增大而增大B.在第二象限内,yx的增大而减小
C.在第三象限内,yx的增大而增大D.在第三象限内,yx的增大而减小
6.
如图,点A为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一点,过AABx轴于点B,连接OA,已知△ABO的面积为3,则k值为( ) .

A.-3B.3C.-6D.6
7.
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B.C.D.
8.
用配方法解方程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B.C.D.

2.填空题(共7题)

9.
如果二次根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0.
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则的值是______________.
11.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________.
12.
图象经过点(-2,5)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
13.
两个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1P2P3,…,P2019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x1x2x3,…,x2019,纵坐标分别是1,3,5,…,共2019个连续奇数,过点P1P2P3,…,P2019分别作y轴的平行线,与的图象交点依次是Q1x1y1),Q2x2y2),Q3x3y3),…,Q2019x2019y2019),则y2019=________.
14.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4cm,那么斜边为____cm;
15.
如图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正方形ABC的面积分别是8cm2,10cm2,14cm2,则正方形D的面积是__________cm2

3.解答题(共10题)

16.
计算:
(1); (2).
17.
解方程:
(1); (2)
18.
阅读材料:
如果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那么有.这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我们利用它可以用来解题.例 是方程的两根,求的值.
解法可以这样:
.
请你根据以上解法解答下题:
已知是方程的两根,求:
(1)+=  ; (2)=  ;
(3)=   ;   (4)= .
19.
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m的取值范围;
(2)当m为正整数时,求方程的根.
20.
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MN.
(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1.
某班“数学兴趣小组”对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下表是yx的几组对应数值:

①写出m的值为   ;   
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以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 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当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为   .
(4)结合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的坐标为(x1y1),点Q的坐标为(x2y2),且x1x2y1y2.若PQ为某个矩形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点PQ的“相关矩形”,下图①为点PQ的“相关矩形”的示意图.

已知点A的坐标为(1,0),
(1)若点B的坐标为(3,1),求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
(2)点C在直线x=3上,若点AC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求直线AC的表达式;
(3)若点D的坐标为(4,2),将直线y=2x+b平移,当它与点AD的“相关矩形”没有公共点时,求出b的取值范围.
23.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
(1)在图1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在图2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3)在图3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面积为5.
24.
老李家有一块草坪如图所示,家里想整理它,需要知道其面积.老李测量了草坪各边得知:AB=3米,BC=4米,AD=12米,CD=13米,且ABCB.请同学们帮老李家计算一下这块草坪的面积.
25.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4,将矩形ABCD翻折,使得点B落在CD边上的点E处,折痕AFBC于点F,求FC的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7道)

    解答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