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金龙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学月月考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906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0

1.单选题(共10题)

1.
一列火车从重庆站出发,加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火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火车又加速,一段时间后再次开始匀速行驶,下面哪幅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   )
A.B.
C.D.
2.
柿子熟了,从树上落下来。下面可以大致刻画出柿子下落过程(即落地前)的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A.B.C.D.
3.
水滴进如图所示的玻璃容器(水滴的速度是相同的),那么水的高度h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
A.B.C.D.
4.
如图,下列各种情境分别可以用那幅图来近似地刻画一杯越来越凉的水(水温与时间的关系)
5.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一个锐角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B.一个锐角和一条直角边相等
C.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6.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8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cmB.16cmC.20cmD.32cm
7.
如图,小丽画了一个三角形,不小心被墨水污染了,只剩下一个角(锐角). 小丽画的三角形可能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以上都有可能
8.
下列图中全等的图形是(   )
A.B.C.D.
9.
如图,△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要得到△ABE≌△ACD,可添加条件(   )
A.∠A=∠AB.∠ABC=∠ACBC.BE=CDD.AD=AE
10.
如图中,CD是△ABC的高的是(   )
A.B.C.D.

2.填空题(共10题)

11.
如图,圆柱的高是4厘米,当圆柱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柱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为_____,因变量为_______;
(2)如果圆柱底面半径为r(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V(厘米3)与r的关系式为________.
12.
一个长度为10厘米的弹簧秤,在称出5件物品的质量时,它的长度变化有如下关系:
物品的质量/千克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厘米
10.5
11.0
11.5
12.0
12.5
 
弹簧秤的长度(厘米)与物品的质量(千克)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
13.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从16时到24时,骆驼的体温下降了____℃,A点表示_______.
14.
在地球某地,温度T(℃)与高度d(m)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来表示。根据这个关系式,当d的值是600时,相应的T的值为_____℃.
15.
如图,D是△ABC的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DE⊥AB,垂足为E,若∠A=42°,∠D=32°,则∠ACB等于_____度
16.
如图,把两根钢条AB,CD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现量得AC=10cm,则BD=_____cm.
17.
木工师傅为了使桌子腿不变形,在如图的位置加了一根木条AB,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______性.
18.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的度数都为_______.
19.
如图,△ABC≌△AEC,∠B=30°,∠ACB=85°,则∠CAE=______.
20.
有两根木棒长度分别为50cm和30cm,现要取第三根木棒与这两根木棒组成三角形,则第三根木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3.解答题(共7题)

21.
研究表明,当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氮肥施用量/(千克/公顷)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产量/(吨/公顷)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肥氮肥呢?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22.
已知线段和∠,作一个三角形ABC,使AB=AC=2,∠BAC=∠
23.
试沿着虚线,将如图的正方形划分为两个全等的图形(请你再画出五种不同的方法)
24.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D应分别是20°和30°.
(1)李叔叔量得∠BCD=142°,根据李叔叔量得的结果,你能断定这个零件是否合格?请解释你的结论.
(2)你知道∠B、∠D、∠BCD三角之间有何关系吗?请写出你的结论(不需说明理由).
25.
同学们已经学过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请同学们看下面一个尺规作图的例子:
①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线交∠AOB的两边OA、OB分别于C、D两点;
②以C为圆心,大于CD的长为半径作弧线,再以D为圆心,同样的长为半径作弧线,两弧线交于P点;
③以O为端点作射线OP.
则OP就是∠AOB的平分线
你知道OP为什么是∠AOB的角平分线吗?请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
26.
(1)如图(1),在正方形一边上取中点,并沿虚线剪开,用两块图形拼一拼,能否拼出平行四边形、梯形或三角形?画图解释你的判断.

(2)如图(2)E为正方形ABCD边BC的中点,F为DC的中点,BF与AE有何关系?请解释你的结论。
27.
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ACD拼成菱形ABCD.把一个含60°角的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与点A重合,两边分别与ABAC重合.将三角尺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相交于点EF时,(如图1),通过观察或测量BECF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F时(如图2),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0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