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广东省高三物理摸底考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49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8/8

1.单选题(共5题)

1.
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探路并发射升空,为计划于2017年左右发射的“嫦娥五号”探路,并在8天后以“跳跃式返回技术”成功返回地面。“跳跃式返回技术”指航天器在关闭发动机后进入大气层,依靠大气升力再次冲出大气层,降低速度后再进入大气层。如图所示,虚线为大气层的边界。已知地球半径R,地心到d点距离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在b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嫦娥五号”在d点的加速度小于
C.“嫦娥五号”在a点速率大于在c点的速率
D.“嫦娥五号”在c点速率大于在e点的速率
2.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一根长为0.2 m 的轻杆相连,两球质量相等,开始时两小球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并给两小球一个2 m/s的初速度,经一段时间两小球滑上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不计球与斜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取10 m/s2,在两小球的速度减小为零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杆对小球A做负功
B.小球A的机械能守恒
C.杆对小球B做正功
D.小球B速度为零时距水平面的高度为0.15 m
3.
一理想变压器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V、电流表A按图甲所示方式连接,R=10Ω,变压器的匝数比为。图乙是R两端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R的电流
B.电流表A的读数为0.1A
C.电流表A的读数为
D.电压表V的读数为
4.
如图所示,左侧为加速电场,右侧为偏转电场,加速电场的加速电压是偏转电场电压的k倍。有一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从偏转电场两板正中间垂直电场强度方向射入,且正好能从下极板右边缘穿出电场,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则偏转电场长、宽的比值为(  )
A. B. C. D. 
5.
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上有D,E,F三点,且DE=EF.K,M,L分别为过D,E,F三点的等势面.一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以 表示该粒子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功的数值,以 表示该粒子从b点到c点电场力做功的数值,则(  )
A.
B.
C.粒子由a点到b点,动能增加
D.a点的电势较b点的电势低

2.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甲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的大小为N,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N-v2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小球的质量为
B.当时,球对杆有向下的压力
C.当时,球对杆有向上的拉力
D.若c=2b,则此时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a
7.
如图所示,在一匀强磁场中有三个带电粒子,其中1和2为质子,3为α粒子的径迹。它们在同一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三者轨道半径r1>r2>r3,并相切于P点,设Tvat分别表示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以及各自从经过P点算起到第一次通过图中虚线MN所经历的时间,则(  )
A.T1=T2<T3B.v1=v2>v3C.a1>a2>a3D.t1=t2=t3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有分子的动能都一定越大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E.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3.解答题(共5题)

9.
如图,两条间距L=0.5m且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直导轨,与水平地面成角固定放置,磁感应强度B=0.4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所在的斜面向上,质量的金属棒abcd垂直导轨放在导轨上,两金属棒的总电阻r=0.2Ω,导轨电阻不计。ab在沿导轨所在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沿该斜面以的恒定速度向上运动。某时刻释放cd cd向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其速度达到最大。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在cd速度最大时,

(1)abcd回路的电流强度I以及F的大小;
(2)abcd回路磁通量的变化率以及cd的速率。
10.
如图,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的木板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滑块静止放在木板的上表面。t =0时刻,给木板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同时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经一段时间,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已知木板质量M =3 kg,高h =0.2 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滑块质量m =0.5 kg,初始位置距木板左端L1=0.46 m,距木板右端L2=0.14 m;初速度v0=2 m/s,恒力F =8 N,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滑块从离开木板开始到落至地面所用时间;
(2)滑块离开木板时,木板的速度大小;
(3)从t =0时刻开始到滑块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
11.
如图所示,一根直杆AB与水平面成某一角度自定,在杆上套一个小物块,杆底端B处有一弹性挡板,杆与板面垂直。现将物块拉到A点静止释放,物块下滑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前后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物块最终停止在B点。重力加速度为取g=10 m/s2。求:

(1)物块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滑过的总路程s
12.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存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长度为l的轻质绝缘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小球静止在电场中的a点,此时细绳拉力为2mgg为重力加速度。

(1)求电场强度EaO两点的电势差U
(2)若小球在a点获得一水平初速度,使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细绳拉力F的大小.
1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为300 K。求:

(i)该气体在状态AB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
(ii)该气体从状态AB是吸热还是放热?请写明理由。

4.实验题(共1题)

14.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DIS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 s时木块的速度大小v=______ m/s,木块加速度a=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在计算出加速度a后,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斜面的倾角θ(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那么得出μ的表达式是μ=____________.(用aθg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