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8453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9

1.单选题(共9题)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x+y)2x2+y2B.(﹣ xy2)3=﹣x3y6
C.(﹣a)3÷a=﹣a2D.x6÷x3x2
2.
若长方形面积是2a2﹣2ab+6a,一边长为2a,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6a﹣2b+6B.2a﹣2b+6C.6a﹣2bD.3ab+3
3.
2018年2月18日清•袁枚的一首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小梁在《经典永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若苔花的花粉直径约为0.0000084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84=8.4×10n,则n为(  )
A.﹣5B.﹣6C.5D.6
4.
周末小丽从家里出发骑单车去公园,因为她家与公园之间是一条笔直的自行车道,所以小丽骑得特别放松.途中,她在路边的便利店挑选一瓶矿泉水,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愉快地到了公园.图中描述了小丽路上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B.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
C.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分钟D.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
5.
如图,直线a∥b,直线分别交a,b于点A,C,∠BAC的平分线交直线b于点D,若∠1=50°,则∠2的度数是  
A.50°B.70°C.80°D.110°
6.
下列四个图形中,通过旋转和平移能够全等图形的是(  )
A.③和④B.②和③C.②和④D.①②④
7.
如图,ADBCDBEACECFABFGAACA,则△ABC中,AC边上的高为(  )
A.ADB.GAC.BED.CF
8.
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则下列结论:①DE=CD;②AD平分∠CDE;③∠BAC=∠BDE;④BE+AC=AB,其中正确的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9.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我们可以证明出△ABC≌△DEC,进而得出ABDE,那么判定△ABC和△DEC全等的依据是(  )
A.SSSB.SASC.ASAD.AAS

2.填空题(共5题)

10.
计算:30+()1=_____.
11.
同一温度的华氏度数y(℉)与摄氏度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x+32,如果某一温度的摄氏度数是25℃,那么它的华氏度数是_____℉.
12.
如图,用边长为4cm的正方形,做了一套七巧板,拼成如图所示的一幅图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cm2
13.
如图,OP平分∠AOB,∠BCP=40°,CPOAPDOA于点D,则∠OPD=_____°.
14.
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_____°.

3.解答题(共4题)

15.
下面是小洋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课堂练习的解题过程:
老师让同桌互相核对,同桌小宁和小洋的答案不一样,在仔细对比了自己和小洋书写的过程后,小宁说:“你在第一步出现了两个错误,导致最后错了.”小洋自己检查后发现,小宁说的是正确的.
解答下列问题:
(1)请你用标记符号“○”在以上小洋解答过程的第一步中错误之处;
(2)请重新写出完成此题的解答过程.
(2x+1)(2x﹣1)﹣(x﹣3)2
小洋的解答:
(2x+1)(2x﹣1)﹣(x﹣3)2
=(2x)2﹣1﹣(x2﹣3x+9)  第一步
=2x2﹣1﹣x2+3x﹣9  第二步
x2+3x﹣10.  第三步
16.
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物体的质量(kg)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cm)
12
12.5
13
13.5
14
14.5
 
(1)上表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物体的质量为3kg时,弹簧的长度怎样变化?
(3)当物体的质量逐渐增加时,弹簧的长度怎样变化?
(4)如果物体的质量为xkg,弹簧的长度为ycm,根据上表写出yx的关系式;
(5)当物体的质量为2.5kg时,根据(4)的关系式,求弹簧的长度.
17.
一犯罪分子正在两交叉公路间沿到两公路距离相等的一条小路上逃跑,埋伏在AB两处的两名公安人员想在距AB相等的距离处同时抓住这一罪犯 (如图).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在图中设计出抓捕点,并说明理由.
18.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每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一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是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