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071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

1.单选题(共6题)

1.
在t=0时刻,甲乙两汽车从相距1.5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两汽车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时刻,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时刻,甲乙两车相距0.45m
C.在时间内,乙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在任意时刻总比甲车的大
D.在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2.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1、图2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B.图2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图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D.图2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3.
如图所示 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 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此时下落的高度为h,若 A 球的抛出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其它条件不变,不计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和下落的高度分别为

A. t、2 h    B. 2t 、h
C. t、h    D. t、h
4.
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AOO'轴的距离为物块BOO'轴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 B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 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5.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测,弥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b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作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星的周期为Tab两颗星的距离为lab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r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则(  )
A.b星的周期为
B.a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C.ab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
D.a、b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
6.
斜向上飞出一个爆竹,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水平向东)立即爆炸成质量相等的三块,前面一块速度水平向东,后面一块速度水平向西,前、后两块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大于爆炸前瞬间爆竹的速度
B.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可能水平向西
C.爆炸后三块将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并且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D.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动能可能小于爆炸前的瞬间爆竹的总动能

2.选择题(共1题)

7.“微信抢红包”自2015年以来异常火爆,在某个微信群某次进行的抢红包活动中,若所发红包的总金额为9元,被随机分配为1.49元,1.31元,2.19元,3.40元,0.61元,共5份,供甲、乙等5人抢,每人只能抢一次,则甲、乙二人抢到的金额之和不低于4元的概率是(   )

3.多选题(共6题)

8.
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3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倾角α=37°
B.A获得最大速度为
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9.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Q所受的合力始终为零
10.
质量为1×103 kg、发动机额定功率为60 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2×103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40 m/s
B.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20 m/s的过程,发动机所做功为2×105 J
C.汽车以2 m/s2的恒定加速度启动,发动机在第2秒末的实际功率是16 kW
D.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当速度大小为20 m/s时,其加速度大小为1m/s2
11.
如图所示物体 A、 B 质量均为m,A 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粗糙斜面上,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A在沿斜面向下的恒定外力F 作用下沿斜面加速下滑,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在A 加速下滑一段位移x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 A 的重力势能减少mgx
B. 物体A B动能增量之和等于外力F和摩擦力做功之和
C. 绳子拉力对 B 做的功等于物体B 机械能的增量
D. 物体 A 与斜面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等于外力F 所做的功与物体A 和B 机械能增量之差
12.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杆上的A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点在A点下方距离为d处.现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
B. 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
C. 环从AB,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D. 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
13.
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7 kg·m/s,B球的动量是5 kg·m/s,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A. pA=6 kg·m/s,pB=6 kg·m/s
B. pA=3 kg·m/s,pB=9 kg·m/s
C. pA=-2 kg·m/s,pB=14 kg·m/s
D. pA=-4 kg·m/s,pB=17 kg·m/s

4.解答题(共3题)

14.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当作用时间为t1=1 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拉力F的大小.
15.
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3.6 m/s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B=24 m/s,AB的竖直高度差H=48 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 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530 J,g取10  m/s2.

(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f的大小;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
16.
如图,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与固定台阶相距x,小滑块C放置在A的最右端,与小滑块B相连的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B、C(可视为质点)紧靠在一起,B与A之间没有作用力,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B、C突然分离的瞬间细线恰好被拉断,C以速度向右水平飞出,B在A上水平向左滑动,A与台阶碰撞后原速率反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木板A的质量为M=3.0kg,小滑块B和C的质量均为1.0kg,速度=4m/s,A、B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细线长为L=0.8m,A足够长,B不会从A上滑落,重力加速度为
(1)求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若A与台阶只能发生一次碰撞,求x满足的条件;
(3)若A与台阶只能发生一次碰撞,求B相对A滑行的距离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5.实验题(共2题)

17.
一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右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刚球接触。将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测得某次压缩弹簧释放后小球落点P痕迹到O点的距离为s,则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m、g、s、h等四个字母表示)
(2)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下表一组数据:
弹簧压缩量x/c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小球飞行水平距离s/cm
20.10
30.00
40.10
49.90
 
69.90
 
根据表中已有数据,表中缺失的数据可能是s=________________cm;
(3)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改变:(I)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II)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III)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P点的竖直距离为y。若已知木板与桌子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则(II)步骤中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________。(用L、h、y等三个字母表示)
18.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面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的一端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测得各计数点间距离并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A碰撞前的速度,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 kg,小车B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的测量结果可得:碰撞前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碰撞后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