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1503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3题)

1.
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在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A.
B.
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7.8m
D.物体0—t1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1m/s
2.
弹簧拉力器是一种适合于大众健身的器械,如图所示,它由几根规格相同的弹簧并联而成,弹簧根数可以调整甲同学使用挂有3根弹簧的拉力器训练,乙同学使用挂有2根弹簧的拉力器训练,乙同学将弹簧拉开的最大长度是甲同学的2倍,则乙同学对拉力器施加的最大拉力是甲同学的
A.B.
C.D.2倍
3.
如图所示,一半圆形凹槽静置于水平面上,一小铁块从凹槽左侧最高点由静止释放,一直滑到右侧某点停下,凹槽始终保持静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下滑至最低点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B.铁块经过最低点后上滑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C.水平面对凹槽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
D.水平面对凹槽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

2.多选题(共3题)

4.
随着太空探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超级类地行星”被发现,某“超级类地行星”半径是地球的1.5倍,质量是地球的4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倍
B.该星球第一宇宙速度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
C.绕该星球运行的卫星的周期是半径相同的绕地球运行卫星周期的 倍
D.绕该星球运行的卫星的周期是半径相同的绕地球运行卫星周期的
5.
如图所示,长为的薄木板AB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0°,水平面上距离A点为l处放置一点电荷.将带电量为的滑块置于木板A点,利用弹射装置可使滑块沿木板向上运动,第一次滑块恰好上升到AB中点C,第二次滑块恰好上升到B点;弹射过程对滑块做的功第一次为、第二次为;滑块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第一次为、第二次为,则
A.B.
C.D.
6.
如图所示,第一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荷量相等的a、b两粒子,分别从A、B两点沿x轴正方向同时射入磁场,两粒子同时到达C点,此时a粒子速度恰好沿y轴负方向,粒子间作用力,重力忽略不计,则a、b粒子
A.a带正电,b带负电
B.运动周期之比为2:3
C.半径之比为
D.质量之比为

3.解答题(共3题)

7.
如图所示,直角边长为0.4m的等腰直角斜面体AO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C为斜面的中点.一小球从C点正上方与A等高的位置自由落下与斜面碰撞后做平抛运动,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1)求小球从开始下落到落到水平地面上所用的时间;
(2)以OB为x轴,OA为y轴,建立xOy坐标系小球从坐标为(x,y)处自由下落,与斜面碰撞一次后落到B点,写出y与x的关系式.
8.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x=5rn处P点;t=1.2s时x=6m处Q点第一次有沿y轴正方向的最大速度.

①求这列简谐波传播的周期与波速;
②写出x=4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③画出这列简谐波在t=1.2s时的波形图.
9.
如图甲所示,宽为L、倾角为θ的平行金属导轨,下端垂直于导轨连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导轨之间加垂直于轨道平面的磁场,其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刻磁感应强度为B0,此时,在导轨上距电阻x1处放一质量为m、电阻为2R的金属杆,t1时刻前金属杆处于静止状态,当磁场即将减小到B1时,金属杆也即将开始下滑(金属杆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0~t1时间内通过定值电阻的电荷量;
(2)求金属杆与导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3)若金属杆沿导轨下滑x2后开始做匀速运动,求金属杆下滑x2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4.实验题(共2题)

10.
如图甲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简图,地面以下为较松软的泥土.实验时把一质量为m的铁块举到离地面高为H的地方,让其自由下落,落入泥土中.铁块下面贴有力传感器(质量忽略不计),可测得泥土中任意深度h处铁块受到的阻力f,图乙为计算机根据所测数据绘制的拟合图像(横轴表示深度h,单位cm,纵轴表示阻力f,单位N).

分析图像数据,可得出铁块受到的阻力f与深度h的关系为_________(选填“”、“”或“).某次实验中,铁块下落深度为h1时停止运动,尝试写出铁块从下落到落地前验证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方程__________(比例系数k为已知)
11.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圆弧形轨道下端切线水平。两球半径相同,两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实验时,先测出A、B两球的质量,让球A多次从圆弧形轨道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记下其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的平均值,然后把球B静置于轨道下端水平部分,并将A从轨道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并与B相碰,重复多次。

(1)为确保实验中球A不反向运动,则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____________;
(3)若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写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
(4)取,且A、B间为完全弹性碰撞,则B球滑行的距离为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