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题)
1.
“探月热”方兴未艾,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已知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B.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运行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
C.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圆形轨道运行的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为![]() |
D.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圆形轨道运行的卫星的最大周期为![]() |
2.多选题- (共2题)
2.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所受水平拉力F在2 s时间内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丙所示,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
B.2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
C.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
D.水平拉力F的最大功率为10 W |
3.
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 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 m处,如图所示。在x="400" 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
B.从t=0开始经0.15 s,x="40" m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 m |
C.接收器在t = 1.8 s时才能接受到此波 |
D.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12 Hz |
3.解答题- (共3题)
4.
如图甲所示,斜面的倾角α=30°,在斜面上放置一矩形线框abcd,ab边的边长L1=1m,bc边的边长L2=0.6m,线框的质量m=1kg,线框的电阻R=0.1Ω,线框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的作用,已知F=15N,线框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线框的边ab∥ef∥gh,斜面的ef hg区域有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的B-t图象所示,时间t是从线框由静止开始运动起计时的.如果线框从静止开始运动,进入磁场最初一段时间是匀速的,ef线和gh线的距离x=5.1m,取g=10m/s2.求:

(1)线框进入磁场前的加速度a;
(2)线框进入磁场时匀速运动的速度v;
(3)在丙图中画出线框从静止开始运动直至ab边运动到gh线过程的v-t图象;
(4)线框从静止开始运动直至ab边运动到gh线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1)线框进入磁场前的加速度a;
(2)线框进入磁场时匀速运动的速度v;
(3)在丙图中画出线框从静止开始运动直至ab边运动到gh线过程的v-t图象;
(4)线框从静止开始运动直至ab边运动到gh线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5.
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个光滑弧形轨道,其末端水平,且与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光滑圆形轨道的最低端相切,并平滑连接。A,B两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绳拴接在一起,在它们中间夹住一个被压缩的微小轻质弹簧。两滑块从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P点处由静止滑下,当两滑块刚滑入圆形轨道最低点时拴接两滑块的绳突然断开,弹簧迅速将两滑块弹开,其中前面的滑块A沿圆形轨道运动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后面的滑块B恰能返回P点。己知圆形轨道的半径
,滑块A的质量
,滑块B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g取
,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

(1)滑块A运动到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
(2)两滑块开始下滑时距圆形轨道底端的高度h;
(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





(1)滑块A运动到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
(2)两滑块开始下滑时距圆形轨道底端的高度h;
(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