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0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3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暖花开,听说明天要去要春游了,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
B.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
C.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
D.如果你下定决心,那这一点点困难和挫折对你而言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2.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面,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B.国际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D.请大家游泳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下列各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 )
A.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
B.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对比)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偶)
D.土地是我的母亲……(比喻 )
4.
下列文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许先生、海婴分别是鲁迅先生的妻子、儿子。
C.《孙权劝学》选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
D.1939年春,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光未然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抗日热情。

2.字词书写(共1题)

5.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为了向科学的高峰攀登,我们只有qiè ér bù shě(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学习。
(2)邓稼先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fù rú jiē zh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人。

3.句子默写(共1题)

6.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_____ ,_________。(韩愈《晚春》)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8)《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鉴赏(共1题)

7.
诗歌鉴赏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小题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是一首写早春景色的七绝。(______)
(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蕴含的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 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_______)
【小题2】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5.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蒙以军中多务
(2)往事耳
(3)即刮目相待
(4)孰孤?
(5)肃拜蒙母
(6)大惊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卿今涂掌事 ②但涉猎
B.①蒙辞军中多务   ②自为大有所益
C.①往事耳 ②大兄何事之晚乎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文以对话为主,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
B.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
D.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正面表现出孙权的劝学成果,进一步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小题5】本文篇幅短小,但思路清晰,从(A    )、吕蒙就学、(    B    )三个方面娓娓道来,阐明了( C )的道理,同时告诉我们不要以( D   )的思想看待他人,要以(    E   )的眼光看待事物。
【小题6】孙权是怎样劝诫吕蒙学习的?从孙权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6.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小题1】请你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字的含义。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小题2】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理解划线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小题4】结合全文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5】请简要分析文章④段中加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7.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抄袭阅读及题目中的语句;(2)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及班级等信息。(3)真情实感,主题明确。(4)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