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型三叶草能够产生氰酸(有氰酸)。这一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突变品系不能产生氰酸(无氰酸),某研究小组做了如表所示杂交实验(F
2由F
1自交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
| F1
| F1自交得F2
|
突变株1×野生型
| 有氰酸
| 240无氰酸,780有氰酸
|
突变株2×野生型
| 无氰酸
| 1324无氰酸,452有氰酸
|
突变株1×突变株2
| 无氰酸
| 1220无氰酸,280有氰酸
|
(1)突变株1和突变株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所得的F
1继续自交,F
2无氰酸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为鉴定某株突变型三叶草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将该植物与突变株1进行杂交得F
1,F
1自交得的F
2。
①若仅根据F
1产氰酸的情况及比例就能确定该待测突变株的基因型,则符合此情况的三叶草突变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②若仅根据F
1产氰酸的情况及比例不能确定该待测突变株的基因型,但如果F
2中无氰酸:有氰酸为_________,则可确定该三叶草的基因型为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