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在建筑火灾中,高温、有毒有害烟气是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第一大敌。建筑火灾的消防教育中常提及“要往低处逃生”,该策略是否合理呢?
研究人员通过蜡烛在亚克力密闭容器中燃烧模拟建筑火灾的场景,实验中蜡烛(含烛台)高度设计及放置位置(见图1)。在亚克力圆筒形容器壁垂直方向开3列小孔用于放置传感器。每列3个小孔,共9个。是氧气传感器、‚是二氧化碳传感器、ƒ是温度传感器(见图2)。
图1蜡烛位置图图2 传感器放置
本实验实时测量不同高度的蜡 烛同时在封闭容器内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使用手持技术测量容器内不同高度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的变化,并呈现相应的曲线图像(见下图),为火灾烟流实验提供定量数据支持,进而分析火灾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O2含量-时间曲线
CO2浓度—时间曲线
温度—时间曲线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O2含量-时间曲线分析,图像中曲线先快速下降的原因_____。请再从微观角度解释曲线又升高的原因_________ 。
(2)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和毒气,相同温度下其运动路径与二氧化碳的运动相似,由CO2浓度—时间曲线可知,建筑火灾中,二氧化碳气体和烟气迅速往高处逸散,其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
A.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
B.高处蜡烛燃烧更充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多
C.蜡烛燃烧放热导致了容器内的空气温度上升,随着高温气流上升,二氧化碳气体也往上升。
(3)据图温度—时间曲线分析,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不同高度的温度有何差异________ 。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建筑物火灾时“往低处逃生”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科普阅读题 更新时间:2019-03-03 12:07: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