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果蝇(2n=8)的精原细胞要经过精确的四次有丝分裂之后,方能启动减数分裂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调控机制,用EMS诱变筛选,发现一株果蝇tut突变体,其精原细胞不能停止有丝分裂,而出现精原细胞过度增殖的表型。
(1)显微观察野生型果蝇精巢,发现有15%的细胞是16条染色体、55%的细胞是8条染色体、30%的细胞是4条染色体。细胞中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出现可能与减数分裂有关。
(2)为探究tut突变体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做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为隐性性状。推测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定律。若F1与tut突变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3)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已报道有bgcn突变体与tut突变体性状一样,研究人员为探究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是否就是bgcn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4)研究人员采用缺失定位法对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进行定位:将一株一条染色体缺失某片段的果蝇(缺失突变体)与tut突变体杂交,如果F1表型会出现过度增殖,则说明__________。
研究人员将tut突变体与一系列缺失突变体果蝇做杂交,发现tut突变体与编号为BL7591、BL24400、BL26830、BL8065的果蝇缺失突变体杂交后代表型均有过度增殖,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应该位于这些染色体缺失区域的__________(交集/并集)区域。
研究发现该区域共包含11个基因,通过tut突变体与野生型DNA测序并比对,只有一个位点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的碱基对由G-C变成了A-T,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对应的密码子变为__________ (终止密码子)。与正常蛋白质比较,变化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____。合成的异常蛋白质在体内往往被降解,导致该基因失去功能。后经实验证实tut突变体表型确实由该位点的突变导致,之后科研人员将该位点的基因命名为tut基因。
(5)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研究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其中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可能有①tut基因(bgcn基因)调控bgcn基因(tut基因)的表达;②tut基因和bgcn基因表达不相互影响,但它们的表达产物共同参与同一生理过程。
实验一:将外源bgcn基因导入tut突变体并让此基因过表达,一段时间后,观察突变体的性状是否恢复;
实验二:将外源tut基因导入bgcn突变体并让此基因过表达,一段时间后,观察突变体的性状是否恢复;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则说明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为①。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则说明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为②。
后经多方面实验证据被证实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为②,这为揭示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2-22 10:10: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