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某实验小组以同一品种蚕豆(2n=12)幼嫩的花蕾和浸泡种子后长出的幼根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主要步骤和结果如下。回答有关向题:
实验Ⅰ:取幼嫩的花蕾→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花药剥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压片→镜检(图①~⑥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减数分裂部分时期实拍图)


实验Ⅱ:幼根长至1.0cm~1.5cm→冰箱内4℃培养36h→剪取5mm左右根尖→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解离→漂洗→染色→压片→镜检(图⑦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视野部分实拍图)
(1)实验Ⅰ和Ⅱ中,选取的新鲜材料均先置于卡诺氏固定液(按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的比例配制)中进行固定处理,目的是____。
(2)实验Ⅰ观察到的实拍图,按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应为:⑥→__________,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主要依据是染色体____的变化。
(3)图②中有____个核DNA分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____对应的时期。
(4)开展蚕豆染色体核型分析时,将剪取的幼根置于2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____(填图⑦中的字母)时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c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____。
(5)在实验Ⅱ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以利于____更好地分散。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视野中部分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01 08:16: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