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栽桑养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蚕业生产链中,栽桑和养蚕密不可分。中科院最新研究发现,苦味受体基因GR66在家蚕食物选择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利用转基因和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手段获得了其纯合突变体,在正常饲养条件下,GR66突变体的生长发育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其食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蚕宝宝”开始出现“味盲”现象,除了桑叶以外,还爱吃苹果、梨、花生甚至面包等“零食”了,而对照组野生型“蚕宝宝”只吃桑叶或含有桑叶成分的人工饲料。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若家蚕野生型和味盲型由G、g基因控制,黑斑、赤斑由基因H、h控制。现有野生型赤斑雌蚕和味盲型黑斑雄蚕杂交,F1全为野生型黑斑,F1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黑斑∶味盲型黑斑=3∶1;F2中雌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黑斑∶味盲型黑斑∶野生型赤斑∶味盲型赤斑=3∶1∶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干信息分析,传统的蚕业生产链中,栽桑和养蚕密不可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雌蚕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含有2个Z染色体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两亲本家蚕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F2雄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若从F2中选取味盲型黑斑雄蚕和味盲型雌蚕,并让二者杂交,则子代味盲型黑斑∶味盲型赤斑=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