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小题1】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醉里”表明诗人在酒醉之中,“挑灯看剑”写动作,表现词人杀敌报国的迫切愿望。 |
B.“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
C.“点兵”二字表现出战斗即将开始,“秋”点明了季节,烘托了出征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词人仍向往军中生活,有机会再建功立业的心愿。 |
D.“了却君王天下事”在这里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
【小题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满腔豪情,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已经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
D.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
【小题3】与词中画线句子表达的感慨相似的一项是( )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
B.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