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科学家得到组氨酸缺陷型的大肠杆菌突变株(在缺失组氨酸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缩写为His
-),继续培养过程中该突变株可能发生功能恢复(缩写为His
+)如图所示。(组氨酸的密码子:CAU、CAC;色氨酸的密码子:UGG;苏氨酸的密码子:ACC、ACU、ACA、ACG;终止密码子:UGA 、UAA、UAG)

(1)控制产生组氨酸所需酶的基因中发生突变,据图可知该酶一定含有的氨基酸是_________,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His
-突变株中该酶不能被合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2)从培养基的功能分析,第③步使用的缺失组氨酸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该培养基使用前应采用_________法进行灭菌。
(3)第②步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第③步中为了获取单个菌落,可用__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_________培养基表面。采用这种方法接种时需要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_________,一次接种结束时,应该需要灼烧_________次接种环。
(4)一个His
+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可以称为一个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