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
(1)春潮带雨晚来急, 。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6)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 (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惋惜中;它也在王湾对“ ,江春入旧年”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8)每个中国人,都在诗歌中完成自己生命的成长。小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长大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 ”中的春蚕和蜡烛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感的意象;陶渊明“ ,悠然见南山”的诗意温暖了后世每一丛带霜的菊花。当我们有了更多的心事时,与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浩荡的悲伤相比,我们的心胸就会稍稍开阔。诗者,天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