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的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子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完全来自亲代中的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___________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__________(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_____________而丢失。
②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__________(雌、雄)配子育性很低。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22 08:2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